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宗宁:不可穿戴智能设备是更大的爆发机会

(2014-02-20 10:59:18)
标签:

宗宁

智能电视

入口

涨停板

原因

it

 在可穿戴领域的研究已经如火如荼,差不多人身上能挂设备的地方都已经被考虑到了。我还是觉得这些设备想要火爆,首先要支持无线充电,然后要有可以无线充电的蓄电池做成腰带之类的东西让人背着,才能真正好用,不过能做成太阳能的更好,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与其琢磨这些可穿戴设备,不如去琢磨琢磨插着电源的不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也许会有更大的爆发机会,比如白色家电。

 

     白色家电主要是指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产品,黑家电就是娱乐为主比如电视、音响。电视的智能化已经不是个问题,而是个趋势了,因为智能和娱乐息息相关。但白色家电的智能化一直在探索,从未火爆,因为白色家电以提升生活品质为要素,这里面如果无法做到润物细无声,就难免和生活品质中的简单相冲突,大家觉得太麻烦,虽然有用也就不用了。

 

早在1990年,韩国高等技术学院的托马斯·桑德霍尔姆就希望利用智能冰箱彻底改变我们与食物之间的互动方式。当时的梦想是利用这些设备来监控我们放入和拿出冰箱的各种食物,然后在食物减少时发出警告,甚至直接采购替代品。这种做法显然是目前流行的互联网思维,只是时间早了二十年。这期间的尝试失败很多,因为开始的智能需要大家在把东西放入冰箱的时候扫描条形码,因为太麻烦改为RFID,就是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但又没有什么食物愿意加上RFID码。最近这些年又加上了视频识别然后谷歌图片搜索的技术来判断食品,当然,依旧非常的麻烦。

 

与大家想象的不同的是,智能冰箱的出现要远早于其他可穿戴设备的流行,在2012年,海信澳柯玛就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冰箱产品,就像你现在也不知道一样,并没有形成主流。后来海尔也出了,销量据说是个位数。这些产品就好象是概念车一样,只能在一些展览中看到,价格在也一万到数万不等,功能大都针对食品的管理,包括搭配、菜谱、时间控制等,在云技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这些操作往往特别繁琐。当然,特别繁琐不是问题,其实特别贵还是主要问题。智能电视之所以可以如火如荼,就是因为不但是智能的,而且价格更便宜,智能电视首先是一个便宜电视的价格,然后附加了智能的功能,这特别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所以,推出市场后,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碍,就开始迅速的被市场接受。换句话说,你可以随便做什么智能产品,想要成功的话就不要让用户为这些功能付费。至少,不要比普通产品多付太多。

 

其实白色家电智能化的爆发是完全可以预期的,因为黑家电电视领域已经爆发了,爆发的方法就像上面说的,价格不贵,功能有效,一样的价格,当然选功能多一点的。同样的逻辑,放在白色家电上也同样生效,只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做出一个功能靠谱,价格合理的产品出来。不知道有没有互联网公司会关注这个领域,不过相信大家做电视、盒子还没做明白的前提下,是不太可能涉足这个领域的。

 

冰箱实际上我觉得是我用的最多的电器之一,访问次数比电视还高些,也许这是吃货的通病。你每次打开冰箱大概80%以上的原因不是去拿东西,而是去看看还有什么好吃的。如果智能冰箱能处理成网游装备背包的效果,我觉得一定会很有意思。鸡蛋还剩几个,黄瓜买了多久,还有多久过期,然后在手机上处理一下,起码知道自己去该买什么补充一下。如果再有食谱推荐什么的,想想还是蛮有吸引力的。毕竟电视可以不看,饭总要吃的。在此基础上如果像顺丰优选这样的生鲜电商可以直接下单购物,相信我们这些忙于工作的人,生活水平能提升很多。这个点其实大家没有意识到,因为凑合一下怎么都可以,大不了泡一包面嘛。但如果真的有人可以实现这些功能,你一定也会觉得很贴心,起码不是忘记什么东西没有吃,最后坏掉浪费了。以此基础上的商业模式就切入了生活必须场景,估计有机会成为生鲜电商的最大入口,有了这些产品的支持,生鲜电商估计也会成为一个必须而不是现在的曲高和寡,改变生活的机会大大的。

 

当然,资本市场其实要比互联网行业更敏感,听说美菱电器226日要推出智能冰箱,结果就活生生拉了两个涨停板,希望这个产品能让人眼前一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