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宗宁:付费意识

(2013-08-15 16:36:05)
标签:

宗宁

来了

完了

办法

压力

文化


     最容易看人的时候,就是让他交钱的时候,在这个时刻,过去的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什么兄弟短长,老师您好的,在这一刻终于会让你看到真相。所以,我做微营销来一直都热衷收费,以此来揣摩人性的奥妙,当然,事实上,每个人都热衷收费,差别只是能不能收到钱。

 

付费是最好的一种筛选方法,之前很多人困扰如何筛选铁粉,我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收费,付费的就铁,不付费的说的再好也白搭。(也有确实经济条件不好的另说)如果都不愿意付费,那么说明你没有做好,那就没有办法了。

 

总体说来,我认为交换的关系最为稳定,因为大家属于公平交易,而不会像一般的感情交流那样,总是各自有一杆小秤,心理总会嘀咕的患得患失,我又多花钱了,他又没陪我了,我已经仁至义尽了,你永远不会和超市的收银员有类似的情愫,因为你付费,她给你东西,钱货两讫。

 

最近的收费你会看到,交钱的人都是客客气气,而没交钱的都是磨磨唧唧,非常明显。交完钱的,会跟你说一句,谢谢老师。没交钱的则开始给你讲三观大道理,比如说,免费是商业模式的主流,如果你免费教我,我以后不会忘了你,再比如说,我给你钱了,没效果怎么办?气势汹汹的样子,我也只能说请走,不愿意付出的人,我当然相信就算我免费教他了,他收获了成长了也不会感激我什么,甚至还觉得是我可怜他,多少有些怀恨在心。就好像有个人说,大熊老师,你给我指条明路吧。我说,你先花200块买个录音,听完我和你谈。他说大熊老师,我是穷人。我只好说,穷人是没有明路可言的。200块都拿不出,我就是教你摆摊,你也没钱进货不是。

 

交钱的人就各色各样,更为有趣。比如有个妹妹,事业做的很好,看我开课,就来报名,说多钱,我说800,直接打过来1000,这是一种。另一种也很干脆,问账号,打款。还有的是买回去录音听完之后,回来补差价,然后要听课。最有意思的是,一个哥们,免费拿到了课程,听完了,回来说,大熊老师,课程不错,我免费从朋友那里拿到了,我现在给你把钱打过去。还有一哥们,买了录音,不知道里面是三期,以为我发多了,又回来找我要补钱。第一种人,不用说,她做事能成功的原因就在这里,反正也是花钱,多付还能让你满意。第二种,闷声发财,独自决断。第三种,谨小慎微,先验货后付款。第四种,不占便宜。这四种人,一般说来,在社会上,都不会混的太差。这里补充一个更神奇刷三观的案例,一个朋友买了录音,觉得不错,就推荐给自己的朋友,然后自己又买了一份而不是复制一份发过去,所以,用户不是不愿意付费,而是只愿意为价值付费。

最倒霉的是一种人,墨迹半天,念叨许久,最后还是打了钱,但是让人很不待见。钱花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然后说说交钱的动机。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开始收费了,几个小时收了一百六十w,引起很大的震动,大家都看到一百六十万了,没有看到这八个月,罗辑思维有多辛苦的每天更新,拍视频,读书,做内容。当你付出很多了之后,看客觉得对自己有用,心理上就会对你产生愧疚,然后这时候,你找个东西找补一下,他们还是愿意为此付费的。这种找补的心态,是一种付费的动力。

第二种,就是学习。他觉得跟你学习,可以对他有所提升,自己可以得到更大的价值。

第三种,认识你。也许他对学习没啥兴趣,但是对你很有兴趣,想和你认识,然后就买了你的产品,给了你钱。一旦别人给你钱,有愧疚和压力的就是你了,这样他可以更方便的和你交流。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付费的理由,就是觉得给你钱很值得,会得到更多。

 

之前讨论过一个问题,就是占便宜的问题。我跟他们说,当你养成一个付费的习惯之后,你会发现,你开始不爱占便宜了,当你养成付出才有收获的习惯,对你帮助会很大。因为占便宜不会发财,但被坑爹都是因为爱占便宜,平衡一下风险收益,你会发现,占便宜,实在是太划不来了,还是付钱好一点。

 

为了拉拢用户,社会上有很多免费的商业模式,但是你要明白一点,免费的商业模式是针对大众的,如果你想不那么大众,想卓尔不群一点,那你就要和大众的习惯有所区分,比如说付费的意识。

-------------------------------------------------------------------------

所以不管怎么说,我的录音还会卖,我的课还会讲,一切交给用户的口碑说话。这周末三场课和分享,O2O一场,职场一场,微信朋友圈营销一场,O2O是闭门会,后两场都是开门的,可加群86395034了解。

欢迎关注zn10961242. 看的到的价值。

宗宁:付费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宗宁:盲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