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最了解小米的人,排名前两位的,大概是雷总和我。当这个事情已经过了大概两年的时候,你其实是可以做一些分析的。当然,我相信我的分析也一定是最靠谱的没有之一。同时,我其实也并不是米黑,我十分感谢小米,我也十分心疼米粉,只是经常帮他们加速一下售后流程罢了。所以,小米公司对我应该也比较感谢。
然后我们来谈谈现在的情况,其实谈的应该是整个互联网手机手机概念的破产。
互联网手机是一个概念,发烧手机也是一个概念,这俩概念随着销售改为地推为主和红米手机的推出基本都破碎了。在这期间,很早之前主打的逻辑什么网上低成本推广啊,所有配件都发烧啊,到今天已经完全说不过去了。小米线下的广告不比任何一个国产手机厂家少,而本来如果说青春版还是遮遮掩掩,那红米手机已经彻底拥抱MTK了。原因是什么?没量了。
量有两个,一个是流量一个是销量。这两个东西都没有了,其实并不是小米的责任。流量下降是全行业的问题,全部电商都缺量,这和移动互联网有关。销量没有了则主要是因为智能手机换代潮已经过去了,最近三年时间,手机已经全面从功能机转向了智能机,在这期间,应该不止六七亿的智能手机销量。在这几亿的量里面,很多大大小小的品牌其实都赚的盘满钵满。小米只是用互联网的玩法搞的声音比较大罢了。
没有流量了,就只能靠各种渠道带量,比如各种广告投放,比如各种定制机渠道,前半年小米号称销量七百多万台,网上发售的统计一下,也就刚刚过半三百多万,已经谈不上是什么互联网手机了。没有销量了,那就只有扩张品类了,比如配件,比如红米手机。同样的事情其实在凡客身上发生过,服装的销量提升很难了,就扩张品类做其他的各种产品,这样才能保证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一个数据,不是利润,而是增长率。因为大家给你的估值是买你的未来的,如果你增长变慢了,就说明这个模式没有未来了,以后融资就会越来越难,上市就更难。
从估值上讲,小米已经很辛苦了,估值到了90多亿美金,和联想集团市值差不多,可联想手机业务并不比小米差,而PC业务已经是世界第二,上一财年销售额2000多亿人民币,平均一个月就和小米半年差不多。如果上市的话,投资人要赚钱,小米市值就奔着200亿去了,对比一下,你就知道,如果没有极其高速的增长率,是没有办法支撑这么高的估值的。
所以,传统企业都是亏死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步子太大扯到蛋了死的。所以,传统手机厂家对小米并不太感冒,只是想学习营销手段而已,因为传统企业销售手机的关键词是渠道、销量、利润。增长神马的,没有那么重要,赚钱就可以了。
如果互联网手机已经变得不靠谱了,那么靠什么来支撑这么高的估值呢?就只要有靠业绩了,业绩利润不重要,重要的业绩增长。所以红米手机赚钱少一点没关系,只要覆盖了低端机市场,可以大幅提升销售额就可以了。然后平板、笔记本电脑、盒子,各种产品,产品线会越来越长,以此拉动销售额。小米最终会从科技公司,变成品牌电商公司。这是不是很熟悉,对的,凡客就是这样的。凡客现在怎么样了呢?大家也都懂的,在做利润,为什么呢?因为上市很难了,速度开始不重要,有了利润可以活下去比较重要。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说,上不去市,退不出来,就是一个坑爹的投资。当然并购也是个好出路,只是愿意买的人不多。
从软件来说,miui系统以及小米构建的市场以及米粉构建的消费群体,其实也有一定的潜力,也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所以雷总在赶潮方面还是有一手的。但是目前这个领域,也支撑不住这么高的估值,而配件什么的,就算是赚钱,其量的意义也不大。我曾经提出过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只是小米公司的人觉得是个笑话,那就是小米之家上市。其实这个绝对是真知灼见,如果趁着火爆的时候,开上四五百家小米之家,其实体价值意义远超互联网上的空对空。类似的事情,魅族天语什么的国产手机厂家其实都在做。
所以,他们错误的判断了我对小米的感情,认为我说的是讽刺他们,从而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是天大的冤枉。当然,现在这么开始做,也不能算是太迟。毕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维修和智能机服务肯定会是一个大市场,如果做几百个小米之家,成为安卓服务的品牌,分拆上市也不是什么太大问题。如果这个建议被采纳,记得分我股份或者策划费用,上次公关咨询的费用就没给。
至于说红米手机的质量,这个我都说过了,MTK平台是非常稳定的平台,其实用户体验还是不错的,怎么做也不会太烂的。之前vivo用MTK平台很多人骂,我就纳闷,因为我的用户体验就很好,省电,稳定。所以发烧友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误导,不过到了今天,反而成了阻碍红米发展的陷阱。当然,对于小米和凡客,现在的情况都一样,要量不顾品牌,其实是挺可惜的选择。比如凡客,本来是一个品牌公司,现在也开始搞尾货,成了散货平台,虽然量有了,但品牌已经不如前几年深入人心了。
至于其他的质量问题,我就不评价了,大家都看的到,我确实有米1,米2,也都用过,都很厚,简直太厚了,不喜欢。有人跟我说什么UI之类的,说实话,我安卓都用360的桌面,所以大家各自做了什么UI我都无所谓,我非常喜欢那个快捷扇形的功能。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我需要的是稳定好用的产品,不需要那么炫,当然,我的主力机器还是苹果。
谨以此文,表达对小米公司的感谢,我其实很感谢小米公司,因为对我来说,一切的开始,其实就是从小米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