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我印象最深的,是冯小刚的《大腕》里面,那个精神病说的“may I help you sir.”今天怎么突然想起这个话题了,是因为看了一篇文章,是说付出的事情。大概意思是,中国人都已经习惯了免费的获取,而非常不喜欢交换,喜欢免费的使用各种服务、看各种文章或者其他什么资源。
这个问题自然是我也认同的,因为我之前也很坚定的,不交钱,是肯定不会培训玩的。然后我就在想这个到底是为什么?然后突然就想起了这句话。
May I help you?的意思是我能帮你么?适用于各种场合,比如说,你买东西的时候,比如说你摔倒的时候,比如说你点餐的时候,如果在中国怎么说?你好,你要点什么?你没事吧?你还能撑住么?差别在哪?出发点。一个是从我出发,一个是从你出发。我们天然的认为,那些都是你的事情,而自然忽略了自己的能力和责任。于是你会觉得,老外的逻辑是,你有什么问题?我有什么能力帮你?我们的逻辑是你有什么问题?你想怎么办?没有我的存在。
用商业模式的话说,尼玛没有形成一个闭环啊。
没有形成闭环的结果就是,这个关系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深深的把自己藏起来了,没有自己的责任感,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帮助别人做点什么。记得年轻的时候,经常会去找杀毒软件的激活码,并以可以常年免费用为荣。后来则是搜大量的免费游戏、电影什么的,回首往事,稍微有点值得说的是,我还是会去付费买盗版碟的,比很多同学多了那么一点点的付费意识。
不过到了现在,大部分电影还是会去电影院看,大部分互联网的服务,该付费的也都会选择付费,好像迅雷,下载一次东西,也买了一年的会员。总觉得这些给我们提供服务的厂家,也要赚点钱,不然倒了怎么办呢?当我开始学着付费的时候,我个人的商业模式也终于形成闭环了,开始有更多的人向我付费,比如写稿子的内容付费,现在涨价涨得蛮快的。大家都意识到了,靠关系脸面什么的维系,最终还不如靠利益维系。所以我一直说,交换是最稳定的关系。
每天都会收到各类的求转发的私信,大部分都是陌生人,我总会觉得很恶心,你从来都不转我的东西,为什么私信让我转你的呢?转发这么一点点小事,都吝啬自己的资源,我和你开战别的合作,我能不吃亏么?而那些经常转我微博的朋友,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我了,我多半都是转发帮助,无他,礼尚往来而已。所以,人人心中有杆秤,千万别觉的自己可以占别人的便宜,能吃亏的时候,多吃一点无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万能的大熊,帐号zn10961242 和作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