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宁:存在感

标签:
宗宁典型境界字条内心文化 |
以前问过一个问题,每当你在感应水龙头下伸手却没有出水的那一瞬间,你会不会对自己是否存在有一丝的怀疑?这就是存在感。
其实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问题,是百度和360大战的时候,张朝阳出来喊了一嗓子:“搜狗必须参战。”当然,喊完了就喊完了,并没有真的参战什么的,或者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到这场战斗。当时第一感觉就是,原来是在刷存在感。后来留心一下,发现这个东西原来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中小公司,出现什么事情,都喜欢蹦出来刷一下存在感。
比如我给两个中公司的老板起了两个外号,一个叫王自恋,一个叫傅委屈。原因就是,第一位总用自恋来刷存在感,第二位,总会用委屈来刷存在感。一旦业内有什么事情发生,先跑到二位的微博看看,必然是一个在自恋,一个在委屈。
后来发现到个人也是这样的,没事有事都喜欢在微博上和微信朋友圈里面刷个状态,以示存在。人这个东西有回馈和没有回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因为回馈可以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重要性,所以对一个人最大打击绝不是骂他,而是不理他。因为那样就没有存在感了。所以,大家在微信公众平台看完文章觉得不错,也记得回个好什么的,作者也会比较有成就感。(此处提醒某女神注意。。。)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对存在感的过度追求,也容易让人走向歧途。比如发生什么大事了,好像你不出来说两句就很不对的样子,你不转发评论好像这个世界就没法进步了一样,这也成了很多公知的毛病。应对这种人性的弱点,我选择,所有热点过一天再评论的态度。这时候你会发现,已经暴露更多的信息让你可以更准确的做出判断,而不是一上来就冲动的挑边选阵营,开始喷。
之前的文章说过一些守护内心的事情,而我们守不住的就是这种渴望存在的感觉,而且一般人这种无力感更强烈一些,毕竟像我若是心中有些什么事情,在微博微信喊一嗓子,总会有人出来回馈下,让我感觉到自己还在存在。而很多人,可能就没有这样的环境,所以大家更依赖自己的密友闺蜜。所以我十分建议大家给那些做出一些你感兴趣的人一点掌声,让他们感觉自己可以骄傲的存在,这对他们是很大的鼓励。
而对于我们自己本身而言,则更需要一种不解释无需证明的态度才能让内心更加的强大。看过《钢铁侠3》的人都知道一个情节,恐怖分子用枪指着人质的头说“:30秒内总统不打我的电话我就毙了人质。”结果总统不顾反对的妥协了,然后打了电话,但恐怖分子没有接,而是在电话铃响的时候,直接开枪毙了人质。这一段从浅层来看是一种侮辱和示威,而从深一点的角度来看,就是你按照他的指示做事,在精神上已经是一种服从了。所以我们在陷入争论的时候,往往无法控制自己,从而开始证明自己的正确,在失控中,往往会说出我是干什么的,我一个月赚多少钱,这样的话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这内里隐含的,就是对自身身份的一种存在感的诉求,而实际上,观点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这个人的地位金钱学识。类似的事情,也出现在前几天香港旅游的大陆客说的那句“我们也不是普通老百姓,是有身份的人。”
所以,我们要让别人觉得他存在,让自己觉得自己不存在。这样首先对别人是一种尊重,其次对自己是一种修行。
最后插播一个八风不动的故事,有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共八件事)然后很自得,就差人送给佛印禅师,觉得满可以加精置顶的。结果佛印给他回了两个字“放屁。”苏东坡见信大怒,亲自坐船去金山寺找佛印理论,刚到门口,看到佛堂禁闭,贴着一张字条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这就是著名的一屁过江的故事。(善哉善哉,可怜我有个同事叫过江。)
这里面就是典型的苏东坡求存在感,结果被佛印打击了。当然,佛印也没干什么好事,但我们要领悟的是,若要提高境界,务必提升涵养,做到虽不多说,但隐隐存在的感觉。没事尽量自己少去刷存在感。
-----------------------------------------------------
文章写到最后,觉得似乎和认同感有些含混,但终归都是存在感的范畴吧。。。大熊同学坚持每日一更啊。。黑辛苦的,大家多帮忙推荐哦。。。你看我又写到一点了,千万不要猝死啊。
最近又整理出书的打算,有策划出版的朋友可以联系我聊一下,大熊资源丰富,肯定好卖。
最后,一个小调查,大家喜欢早上发还是喜欢中午发还是喜欢晚上发文章呢?目前我都早上发,想让让大家上班前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