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宁:Web的黄昏

标签:
it |
最近各路媒体大神黑百度黑的有点太猛了,搞得我也只能站在外围跳着喊“让一让让一让,让我也来黑下。。。”
基本上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百度基本被宣判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死刑了。只有被李彦宏斥为“燕雀不知鸿鹄之志”的洪波老师,还在不遗余力的力挺,似乎过了这么多年,燕雀终于和鸿鹄达成一致了。也不知道是燕雀变成了鸿鹄,还是鸿鹄变成了燕雀。
其实这个态势也只是刚冒头而已,之后百度面临的口水会越来越多的。原因也很简单,360推出了搜索,虽然还没有打破百度垄断的格局,但百度已经大显疲态,应接不暇。一个威权的巨头鼎盛的时候,自然四海归心,但一旦位置得到了有效的挑战,大家就不再害怕了,这时候出来捞一把才是中国人的天性。。。百度若搞他,他估计还会反过来啐你一口,说“:冲我厉害什么啊?有本事搞360去啊。”
UC恐怕要恨死乔布斯了,本来他可以成为移动端的百度,占领了大部分入口,而且当年似乎web2.0的未来就是wap。而app的出现基本废掉了wap,至少可以确定不会是趋势了。那么互联网就从web-wap,变成了web-app,看字母变化,你就知道跨度一下子大了好多。
现在我们的每个需求,都会点开相应的apps,这样就绕开了前端入口。大家不用买流量了,买装机就可以了(装机的渠道远比流量入口要丰富的多),所以web的天就这样黑了,做客户端的公司则看到了春的身影。
因为这种变化的出现,整个行业就破碎了,其实用电商的话说,叫垂直化,当你没有百度联盟可以追踪用户习惯,没有各种弹窗广告推广钓鱼引导用户瞎点网站之后,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价值已经大幅贬值。我理解为什么百度都是假药钓鱼推广,因为不挂这些,正规的企业是不愿意花那么多钱推广的。牺牲未来远比牺牲收入好的多,起码未来还远着呢,财报则是近在眼前。
这种情况目前看不可逆转,而且没有什么大一统的可能,在未来,在web网站不再会有巨头出现了。这里要注意,腾讯实际是做客户端的,阿里做的则是交易,只有百度是纯web的,所以,百度衰败只是web衰败的一个代表罢了,所有网站的流量都在下降,BuzzFeed针对200家内容站的流量来源统计表明,搜索引擎对网络媒体的导入流量在过去八个月中降低了20%,谷歌下降30%,必应下降了12%。稍微好一点的消息则是社交网络的流量导入增长了25%,增长最快的是Facebook,所以阿里要入股新浪微博,而新浪微博70%的用户是用手机上的,web端是非主流。
流量下降带来了流量价格上升,百度自身财报也表明用于流量购买的成本大幅提升。这又搞死了大部分二线电商,而页游那批人早就被当年大手笔买流量的电商的搞死了。一路搞下来,web们都很难过。
新浪搞了微博,上面说了70%以上是手机用户。搜狐搞了视频,pad端手机端都有不错的份额,而且新闻apps也做的不错。网易则养了猪,这个谁也搞不了,当然,网易的新闻阅读乃至词典客户端做的也不错。腾讯不用说了,本来就全是端,360和腾讯是很像的,所以突然崛起也是踩到了时代的节点。阿里的线上实际是线下实体支持的,并非纯web,投资了微博好歹也给自己一个一线级别的apps出口,而支付宝恐怕会是另一个恐怖应用,装机量不说,流量和金融价值会很高。大家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自己的布局和领域。唯有百度,现在说得过去也只有地图了。可要注意,地图的数据可都是买的,而且是老冤家谷歌的强项,尤其是安卓系统,谷歌地图差不多就是windows标配IE一样,百度想占领谈何容易。就算占领了,也不过是做点O2O入口的生意,一说到O2O,腾讯微信做的都要吐了,百度能做好么?
所以,冥冥之中,都是天意,人力有影响,但潮流还是不可逆的。
手机端,就算你装机量达到微信级别,依旧无法垄断用户的其他各种应用的使用。就算你装机量只有百万级别,游戏一样可以赚的盘满钵满。这会是一个让巨头战栗和如履薄冰的时代,因为他们都失去了对行业的操控力。唯有资本收购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百度确实最差。
在过去的几年,互联网没有什么出现什么新面孔,但未来的几年,移动互联网还是会有一些奇迹出现的。虽然不会有人垄断移动互联网,但有些人会赚的很多,这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