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行业类文章(社科类杂评类)会首发微信公众平台,因为那个受众比较广泛,不太适合老做专业内容,欢迎大家关注zn10961242,二维码在下面。
今天群里看到一个截图,很有意思,其实很深刻。把妇女做了分类,已婚已育妇女,已婚未育妇女,未婚妇女,少女和自以为少女。
如果在以前,这个事情恐怕不会有什么争议,而到了现在,出于各种考虑和尊重,下通知的时候,只好考虑了各种情况。
其实结合今天火爆的城管暴力控制女小贩的故事,突然想说几句。这个社会大家很喜欢给别人打一个标签,从而从本质上已经先判定了这个人的好坏。比如说城管,多半出现都是坏人身份,甚至被杀掉了,也是活该。还有一大群人去呼吁让杀人的不要死刑。而小贩多半就是弱势群体,大家体恤和同情的对象,尽管这些小贩如果到你家门口或者窗户下面卖烧烤,你也会大骂,城管都死光了么?这会让我们很习惯的忽略了对事实和制度的重视,很不负责任的去抨击一些你根本不了解的事情。(目前看暴力抗法确实存在)
我其实一贯同情执法者,大多都出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态度去看那些似乎被侵权的人。因为现实的情况是,执法者的尊严和安全基本是得不到保障的,以至于各种执法者在执法的时候不得不都带着警察来保护自己。最可笑的是前段时间海南的打人事件,警察都被揍的死去活来,最后找回尊严的打回来,还被网上口诛笔伐。很多人看我同情执法者就对我说,你看城管就不该存在,美国怎么就没有城管。我说,美国都归警察管,而且美国警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听就开枪,简单干脆。如果照搬到中国,估计又是一片哗然。
而最可怕的不是被侵权,毕竟正常人很少会遇到执法者对你施暴的,甚至很少遇到执法者。最可怕的是秩序的崩溃,比如说你楼下有人烧烤,你报警,结果警察和城管都被揍回去了,从此,你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于是,所有人都会陷入到一种权利随时被剥夺的境地,从这个角度说,对少数人专政,其实还是必须的。权利对应的是义务和责任,你想享受权利又不承担义务,那实在是每个人的心愿。这也是网络价值观的割裂之处,大家都在强调自己的权利,到了义务部分,就希望别人去遵守了。
类似的情况在历史书里也有,美国白人也说,我希望种族平等,但不希望在我的街区执行。顺便再说一下那些崇拜人生而平等的独立宣言的人,很多人说美国二百多年这个宗旨都没有变过,其实是不对的。在《独立宣言》里面的人人平等指的是有财产的白种男人,甚至不包括白人穷人。后来穷人也包括了,黑人运动,把黑人也包括了,女权运动把女人也包括了,一点一点完善起来的。
我一直致力于让大家获得更多的信息量,而减少自己强势的主见,而增加更多的思考和独立人格。最终让大家发现,什么事情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而有很复杂的多面性。比如一个性经验很丰富的已婚少女是妇女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