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宗宁:瓶颈和漏斗

(2013-02-25 21:54:54)
标签:

it

     首发微信公众平台:zn10961242  欢迎关注 二维码在下面


      最近说的好多事情,很多人问的问题都和这两个东西有关系,于是打算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说这个事情,就是瓶颈和漏斗。其实看似不相关,似乎两个东西还蛮像的,只是方向不同罢了。正着的是瓶颈,反过来就是漏斗了。


   很多刚毕业的朋友对自己未来比较迷茫,之前写过一篇谁的青春不迷茫的文章,可以去微博搜一下,最近遇到的朋友都是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于是,问题就变成了瓶颈。


   瓶颈就是到达一定的程度很难在进步了,无论是收入和职务,都很难有突破性的提升,比如收入3k 6k 10k 20k都是蛮大的门槛,而有时候到了主管、经理就很难再动了,看着领导一波一波的换,自己却总原地踏步,于是萌生了跳槽的念头。对于跳槽这个事情,其实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好事,你有机会重头开始,挑战高度。另一方面,风险则是是否能融入新的公司团队,万一被淘汰,可能还会失去原来的稳定生活。对于不稳定的行业比如电商,互联网,跳槽很频繁,短命鬼也多的很,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瓶颈,甚至开始透支信誉,其实长期看是不利的,毕竟你失败的次数太多了。


   瓶颈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才尽,第二个是没在正确的位置。坦白说,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第二个,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是第一个。这个时候,自知之明很重要。第二个问题的根源则是一开始的选择错误,太仓促的选择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不适合自己,与其之后再去纠正,倒不如一开始就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优势的问题无非就是自己口才好、文笔好、善于创造还是善于执行,善于沟通还是善于管理,大概就这么几个方向,想清楚再去找能最大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没有那么多天才万能,每一份花出去的时间都要让他有价值,千万别干了几年,去换行,之前的就白费了。前提是你不是天才的话。


   漏斗原则在很多环境都适用,有沟通漏斗、营销漏斗还有什么用户漏斗之类的,解释起来很简单。沟通漏斗就是你想100只能表达80听的人只能领会60最后执行就只有40或者更少了。营销漏斗则是100个客户,可能80个感兴趣,60个愿意深入了解,40个有成交意向,最后几个成交。用户漏斗则是任何一个互联网产品,首页主界面是全部用户,每进入一个二级页面或者功能都会损失大量用户,到了三四级页面或功能基本就没人了。


   这个问题主要是我来说美团的1000亿目标的,按照电商的标准,似乎有可能实现。但对于o2o来说,每一个产品从用户到地域到用户习惯一路路漏斗下去,剩下的会比电商少很多,所以同样的数量级,就需要几倍的用户才有可能。


  漏斗原则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的去分析用户的行为,而设计出太复杂的东西,就好象文章一样,写太长了,再好也没人看了。


   尽早的发现瓶颈,并努力改良,正确的认识漏斗,简化做事的层级,最直接的完成目标传递意图,会减少你的很多迷茫和困惑。


宗宁:瓶颈和漏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