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作文讲评
(2021-05-24 20:18:06)“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作文讲评
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 张巧生
【写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全国各地955位初中生,以“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为题作文演讲,写下对于未来的思考,表达年轻一代的真实心声。
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只会复制粘贴copy的人”“有偏见的人”“用自己的观念去衡量别人”“杠精”“不讲义气”“不爱国”“肆意评价污蔑他人的键盘侠”“被负面情绪环绕,散发负能量”“不珍惜当下,怨天尤人”……
请你结合高二学生的实际,也以“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本人近期为三校(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兴化市第一中学、靖江市斜桥中学)语文联考命制的一道作文题。
这道题既切合了全国卷“关注时事”、“任务驱动”的基本特点,对即将升入高三的高二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思考和启发意义。
学生在写作时,不会存在审题、立意的难度问题,但在表达上无疑有高下之别:绝大多数同学的观点来自于原材料,不明白原材料只是一个“引子”,因而体现不出其独到之处;不能结合高二学生实际表达观点;表达多个观点时,观点之间的逻辑性不强,很容易写成叠床架屋的“三段论”。
为避免落入“三段论”的窠臼,一方面可以使观点集中而明确;另一方面,积极营构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性。
比如:
我不想做一个没有目标,蹉跎岁月的人;
我不想做一个有了目标,却没有行动的人;
我不想做一个有了行动,却不能坚持的人。
再比如:
在家中,我不想做一个不懂得感恩父母的孩子;
在学校,我不想做一个不珍惜当下,怨天尤人的学生;
在社会,我不想做一个肆意评价污蔑他人的键盘侠。
值得一提的是,命题者的本意旨在让学生思考“不想做这样的人”之后选择“想做一个什么的人”,如果学生在文末的表达上有如此内容,既体现出先“破”后“立”的写作特点,也增强了议论文的思辨力量。
【佳作展示】
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高中学习路程已过大半,我们即将进入既充满期待又有些许担忧的高三生活。成功、失败;积极、消极;动力、压力;幸福、迷茫;昂扬、厌烦.....各种情绪和体验将会纷至沓来。可以想见,进入高三,稍一松懈,便将前功尽弃。因此,我不想做一个贪图一时享乐,未来后悔终生的人。
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高二(3)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当今社会,许多功成名就的人不在少数,“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我也想和他一样”“如果我是他就好了”等诸如此类的话也经常挂在一些人的嘴边,许多热衷于网络小说的“书虫”们时常幻想拥有小说主人公般精彩的人生。但这一切都是不切实际的,不是吗?你是否想过你不想做哪样的人,你又不想成为哪样的人呢?
作为准高三的学生,我不想做一个不切实际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写手”,他们致力于将心中的“桃花源”用文字描绘出来,于是,网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天马行空的小说,它们不断吸引着高中生的目光,只因它们能为枯燥无味的高中生活带来些许乐趣。这些无脑的书籍给他们带来了暂时的欢愉,却留下了补不完的空洞。我想,当那些学生从不切实际的虚幻中幡然醒悟时,自己早已千疮百孔。埋下头来,认真学好每一门功课,在千军万马通过的独木桥上力争出现自己的身影,才是切合实际的选择。
作为准高三的学生,我不想做一个虽然切合实际,却只知道空喊口号的人。“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回想刚进入高一的时候,青春热血、斗志昂扬,心仪大学的标杆坚定地竖立在心中,可谓是豪情万丈,热血满腔啊!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初的凌云壮志去哪儿了?哦,全都到九霄云外去了。如今,即将进入高三,尽管目标很远,但只要初心不变,为了目标去行动,为了理想去奋斗,一切皆有可能。不要在身旁种下一颗希望的树苗后,自己却在一旁低头看小说。
作为准高三的学生,我不想做一个切合实际,虽然付出行动,最后却不能坚持到底的人。高考将近,看着高三学子日夜苦读的景象,也会受到感染。回忆当初奋斗的我们,曾流下了无数或喜或悲的汗水与泪水。很多时候,一想到我们付出的一切将付之流水,心中的不甘便占了上风。这股劲让我一次次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一次次坚定自己的目标。
在距高考最后的时间里,对高三学子来说,拼的就是耐心和毅力。谁先松懈,谁就会撞上壁垒;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真正的赢家。放弃其实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我想,未来的我们也一定会如此。
十几年的努力,是付之东流,还是开花结果,全凭你自己的选择,他人无法左右。明确的目标、踏实的行动、不懈的坚持,短短十五个字其实就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史铁生说过:“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的去走你的夜路。”身处高二即将进入高三的我也想说,且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如盏盏鬼火,大胆的去走你选择的道路。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简评】这篇习作,从“现实”入笔,巧妙的谈及了面对“现实”的选择:作为准高三的学生,“不想做一个不切实际的人”,“不想做一个虽然切合实际,却只知道空喊口号的人”,“不想做一个切合实际,虽然付出行动,最后却不能坚持到底的人”,内在的逻辑十分严谨。文章结尾处的化用也显得干净、利落,甚可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