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写365 |
本文层层推进,从“中国水”到黄河再到“壶口的黄河”,是吧壶口黄河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上去描述。
第一段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文本第四段运用了夸张的描写手法,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也结合了人们的听觉,视觉如“耳聋”“眼花”等来描写壶口的黄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的浩浩荡荡的气势与其顽强的生命力。第六段描写黄河站立起来了,像“人直立行走”一样,体现出了自然界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经受壶口的考验后,从此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最后一小节简洁明了,指示文章的主旨。“应有人为黄河作传”,因为黄河哺育了有血性的华夏儿女,哺育了中华文明:“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而并非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自己的自传;壶口的黄河有中国人的肤色:黄色皮肤;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有中国人的自信与决心,联系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中国精神。
因此,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呀”。
前一篇:闲客闲语2--翁佳怡附议
后一篇:《尊重卑微》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