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屋/天堂有棵枇杷树——丁丽梅(P101感情真挚——教师例文)

(2019-03-31 11:41:13)
分类: 校本教材更新

老屋

丁立梅


    老屋黑乎乎的,生病的太婆躺在里间,她指着不远处的桌底下,呓语般地对家人说,看啦,鱼在跳,那么多小鲫鱼啊。

  1979年的天空,不明媚,日子还穷,家里拿不出好吃的。久病的太婆,嘴里没味,想鱼吃了。而鱼,只在过年时才有。

  那时,我们一家九口人,挤在三间茅草屋里。冬天的夜晚,风呼呼刮过来,刮得窗户纸哗啦啦。真冷。煤油灯的影子,在墙上晃啊晃,母亲在灯下缝补衣裳,一屋子晕黄的光。我们兄妹几个争抢着一个小脚炉,那里面,有星星点点的温暖在跳跃。突然,从村东头传来尖利的呼叫声,救火啊!声音继而变得芜杂,吵吵嚷嚷,很快的,一个村庄沸腾了。父亲说,不好,哪家又失火了。爬起来拿了脸盆就往外跑,他去救火。

  村子里的人家,一律的茅草房,土灶搭在屋内,烧饭是半大孩子的事。孩子粗心,稍不注意,灶堂的火星子,掉到灶门口的草上,就会引发一场大火。每年冬天,都有人家被烧得一无所有,呼天抢地的。幸运的是,我家的老屋,一直安然无恙,庇护着我们的饥寒。

  1983年,喜欢弹弹唱唱的父亲,倾尽老屋所有,捧回一台收音机。一场大雨后,我们踩着水洼子,放学归来。空气中,是湿漉漉的青草的味道,碧空如洗。我们人还未到家门口,远远望见老屋,觉得不一样了,那么洁净,屋顶上,每一根茅草,都被雨水洗得发亮。更让我们发怔的是,从老屋里,竟传出歌声来,高亢的女声,伴着乐曲,是首《洪湖水浪打浪》,那时正流行。兴奋地冲回家,一屋的人,正围着一个木匣子说话。我们认得那是收音机,在城里亲戚家见过。心里别提多激动了,伸出手去,不敢碰它,生怕一碰,它就会坏掉。邻居驼背奶奶要回家做晚饭,边走边冲着收音机说,姑娘,别唱了,歇一会吧,再这样唱下去,嗓子会唱坏的。父亲笑呵呵跟驼背奶奶解释说,只要有电池,它会一天24小时唱的。收音机后来成了我和姐姐的宝贝,我们抱着它,听评书,听越剧,穷日子过得天天鸟语花香。

  电视机走进老屋,是在1986年。父亲和叔叔合包了一家小窑厂,用砖头向别人换了一台电视机回来,黑白的,十四英寸。电视天线搭在门口的桃树上,收到的台并不多,也就三两个。那时正热播连续剧《京华春梦》,偏偏电视线号不好。弟弟把天线拨弄得像只要飞的蜻蜓,我们看着电视里的雪花,一会变多一会变少,急,叫道,好啦,再调一点,好啦。有时碰上停电,满场等着的邻居们,恋恋不舍地一个一个离去,电视寂静了,老屋寂静了,寂静得我们想哭。我们多想每天看着电视,一直看到电视里说:亲爱的观众朋友,再见。然后,一片雪花白。那时的愿望没出息得很,就是希望将来有一天,能买一台大一点的电视机,不停电,天天看到雪花白。

  后来我外出读书,在外工作,老屋仅成了偶尔回去歇歇脚的地方。每次回家,都觉得老屋又矮了一截,又苍老了一些。穿着高跟鞋,再踮一踮脚,就能摸到它的顶了。疑惑着,当年,九口人怎么挤在这老屋下过日子的?

  父亲着手砌新房子,已是90年代中期的事了。村子里,许多人家的房子都翻新了,甚至有人家盖了楼房,茅草房越来越少见。父亲跟着邻居种植大棚西瓜,手上有了几个闲钱,他捂不住了,着手往家里搬砖搬瓦。不久,在老屋的前面,竖起了五间大瓦房,还另盖了两间小阁楼。照父亲的意思,他和母亲,也要享受住楼房的滋味。

  老屋却一直没拆,父亲用它做了粮仓。在新房子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矮小衰老,仿佛历尽沧桑的老人,坐在它的暮色里。父亲看着它,眼神温柔,父亲说,留着它,有个想头。老屋沉默不语。岁月深处,它与我日渐年迈的父母,温暖相依。

 

 

 

 

 

                            天堂有棵批把树

                                          丁丽梅

年轻的母亲,不幸患上癌,生命无多的日子里,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她四岁的儿子星星。从儿子生下起,她与儿子,就不曾有过别离。她不敢想像儿子失去她后的情景,曾试着问过儿子,要是不见了妈妈,星星会怎么办呢?儿子想也没想地说,星星就哭,妈妈听到星星哭,妈妈就出来了。
  她听了,一颗心难过得碎了,她在心里说,宝贝,你那时就是哭破了嗓子,妈妈也听不到了。
  因为化疗,她一头秀发,渐渐掉落,如秋风扫落叶。儿子好奇地打量着她,问,妈妈,你的头发哪里去了?
  她看着一脸天真的儿子,心如刀割,但脸上却笑着,她说,妈妈的头发,去了天堂呀。然后,她装着很神秘的样子,悄声对儿子说,星星,妈妈告诉你一个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哦。
  孩子很兴奋,郑重地承诺,妈妈,星星不告诉别人。两只晶莹的大眼睛,一动不动盯着她。
  她把儿子搂到怀里,搂得紧紧的,笑着跟儿子耳语,妈妈可能要离开星星了,妈妈也要去天堂。
  天堂在哪里?妈妈要去做什么呢?孩子有些着急。
  天堂啊,离家很远很远,妈妈要去那里种一棵枇杷树。星星不是最爱吃枇杷么?
  哦,孩子认真地想了想,那,妈妈把星星也带去,好不好?
  不行,宝贝,年轻的母亲,摸摸儿子稚嫩的小脸蛋说,你现在还不可以去,因为你是小孩呀,天堂里,不准小孩去。等你长大了,长到比妈妈还要大好多好多时,才可以去哦。
  那,妈妈会等星星吗?
  会的,妈妈会一直等星星。妈妈在那儿,种一棵最大最大的枇杷树,树上,会结好多甜甜的枇杷,等着星星去吃。但星星得答应妈妈,妈妈走后,星星不许哭哦,一定要乖,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听爸爸的话,这样才能快快长大,知道不?
  孩子高兴地点头答应了。
  不久之后,年轻的妈妈安静地走了。孩子一点也不悲伤,他坚信妈妈是去了天堂,是去种枇杷树了。夏天的时候,枇杷上市,橙黄的果实,充满甜蜜。孩子吃到了很鲜艳的枇杷,他开心地想,那一定是妈妈种的。
  一些年后,孩子终于长大,长大到明白死亡,原是尘世永隔。这时,孩子心中的枇杷树,早已根深叶茂,挂一树甜蜜的果了。他没有悲痛,有的只是感恩,因为妈妈的爱,从未曾离开过他。他也因此学会,怎样在人生的无奈与伤痛里,种出一棵希望的枇杷树来,而后静静等待,幸福的降临。

(冯乐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