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2018-09-11 21:55:17)“知”“行”合一——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赴泰州参加暑期培训的心得体会
张巧生
暑假期间,我们和往年一样,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培训,上下午分别听了兴化市教研室副主任张正耀、泰州市教研室副主任兼语文教研员周仕龙的讲座,感想多多,我们兴化教育和泰州其他县市相比,差距很大,问题不少,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我以为,就是“知”“行”不一,或者说,执行力不够。
张正耀是我们兴化的特级教师,但也只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我始终想不明白,一个经常到外地“传经送宝”的人,连本兴化的语文教育都搞不好,怎么可以有号召力和说服力?是选择性失明还是压根就是说是说,做是做?
事实上,我们兴化教育界不乏语文大家,柳印生、任祖镛、张炳嘉等人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遗憾地看到,这些特级教师踏实、严谨的教学之道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功夫在课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甚至小学养成的阅读习惯就决定了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但我们很少有长远的规划,也舍不得给学生广泛阅读的空间,一年到头,“考”字当先,每年都喊抓高三,殊不知,高一、高二的有效教学对高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语文教研室本应对全市的语文教学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我们看到,除了公布期中、期末的教学进度,考试安排,似乎只是在集体阅卷时才感觉其存在。
再说我们学校,不少方面都流于形式,也都有,也都做,但因为知行不一,或者说,执行力不够,收效甚微。就拿每学期的开课来说,我感觉完全是在做表面文章。年年爬起来“广播体操——再来一遍”,事先没有统一的布置和安排,事后说些不淡不咸的废话。随意性很强,有时候,某个毫无特色的普通的试卷评讲也能作为公开课的内容。要命的是,每周星期二下午的第一节课竟然成为固定的开课时间,学生昏昏,老师昏昏,我真想不通,这样的表面文章,无数次的低级重复究竟有什么意义?!
“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局最近推出的“兴化市中小学学生素养提升五项工程”,可以说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尤其是“规范书写”和“深度阅读”可以说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过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因为急功近利,总想“弯道超越”,结果使我们和别的县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此,我衷心地希望,我们戴中所有的语文人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为提升我市的语文教学质量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