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元互利模型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2011-12-31 21:03:21)
标签:

杂谈

多元互利模型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陶永谊

1984年,弗里曼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

  

利益相关者模型

、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甚至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优点在于,它避免了传统理论中强调利润最大化的偏颇,更接近于企业决策的现实环境。但它的问题在于利益相关者的边界非常模糊,且利益相关度无法界定。而多元互利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见下图:

图中每一个角代表一个利益相关者,中间由黑线构成的形态为各利益相关者的互利空间。黑线代表各自的重置成本。即放弃合作自己单独操作的成本,这是商品交换得以实现的边界,如果有哪一个利益相关者利用权势或垄断,将自己的利益扩大,以致互利空间受到挤压而变形、缩小,商品经济的平衡关系就会被打破,出现不稳定的状态。若再进一步,将自身利益扩张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重置成本的边界,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就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倒退回自给自足的时代。用多元的互利模型,可以很好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边界,并对其相关度和关联条件做定量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