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源(四):数字产品与传统工业品的区别
(2020-04-28 19:39:14)
标签:
财经文化 |
分类: 时政经济 |
数字产品是指用数字格式(即编码成一段二进制的字节)进行表示,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产品或服务,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期刊、各种网上音频视频产品、股票指数、电子邮件、定制服务和数据库等。数字产品(如计算机软件)是典型的知识产品,其与工业时代有形产品有本质差异,详见下表。
|
工业时代——工业产品 |
知识时代——数字产品 |
物 理 特 征 |
物质性。有实体形态,占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其形成要消耗等量物质资源。 |
非物质性。其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如固态、液态等),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属于无形产品。 |
复制高成本性。复制相当于“重做”或“再造”,需要重新消耗一份物质材料。 |
可复制性。可以无限次的复制而不影响效用,且“拷贝”的过程中几乎没有物质消耗。 |
|
不易修改性。从生产一直到其消费的全过程中,它们不易被修改,修改过程往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
可修改性。由于载体的物理性质决定,其内容存在可变性。如产品升级,就可能造成数字产品的改变。 |
|
易磨损性。工业产品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频率增加慢慢磨损,直至被消费掉。 |
非磨损性。数字产品一旦创制出来,就能永久存在,是名符其实的“耐用品”。 |
|
不易传递性。工业产品只能借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传送。 |
传播的快捷性。人们通过网络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数字产品传送至世界任何地方。 |
|
经 济 特 征 |
生产方面。工业产品的制造过程较长且复杂,材料、能源等消耗量较大,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者主导定价。 |
生产方面。研发费用比重大,几乎没有制造成本,零库存,收益的长期性,遵循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倾向于需求导向定价法。 |
流通方面。隔离生产与消费,依靠传统的运输方式传送有形物,跨国交易成本大。 |
流通方面。交易活动全部在线完成,传统流通环节消失,交易标的可快速传送,国际交流极为便捷。 |
|
分配方面。工业产品依规则分配,不会因形式变化而影响分配实质。 |
分配方面。新旧产品更替或改变获取数字产品的途径,都会导致数字产品分配的改变。 |
|
消费方面。工业产品通常是标准化产品,一次性消费商品。在消费上有排他性。 |
消费方面。数字产品属于经验产品、外部性商品。又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呈非排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