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下
2006-12-23
蝴蝶飞飞
2006-12-23
一片叶子也会让我视为珍宝
2006-12-23
到今天为止,天琪咳嗽了整整2个星期。
起因是上周日华侨公园着凉。当天夜里发烧38.5摄氏度。自行处置,(中成药)小儿清热宁一袋。吃药后,出汗、退烧,没有发生反复。第二天也没再烧起来。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周一早上去同仁堂抓些汤药吃。我向中医叙述,可能是前一天着凉了。中医把脉、看嗓子、舌苔后,说:“嗓子有点红,发烧可能和这有关系。”拿着医生的药方,我问:“不会咳嗽或者再烧起来吧?”中医肯定地说:“不会。”我心里石头落下地,去抓药。看完病已经11点多,我对天琪说:“正好赶上你们学校的饭点。我送你去幼儿园吃午饭吧。”天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并作出虚弱状,打算还赖在家里。想一想,昨天夜里发烧,天琪也睡得不好,算了休一天病假吧。
周二天琪照常上幼儿园。
吃完三服药,发现天琪夜里开始有1、2声小咳嗽,于是又拎她去同仁堂再抓药。同一个医生。他把脉后,看了天琪的嗓子,说:“上次药很管用!嗓子不红了”开了另一药方,还在上面注明“上次方子显效”。我听了,心里那个高兴啊。简直是神医嘛!满怀憧憬地问:“吃完药就不会咳嗽了吧?”中医连眼皮都没抬,答:“不会。”估计心想,这人怎么那么烦。我乐得P颠P颠地去抓药了。
谁知,天琪才吃了一付药,咳嗽就开始加重了。
晚上睡觉连翻身都咳嗽。我心情这郁闷阿!不放心,上周六带她去相熟的西医那里看看。好在医生说:“就是嗓子一点点红,肺里有痰。不用抗生素,吃些化痰的药就行了。”我想既然这样,还是接着吃汤药吧。又去了同仁堂,找那个中医。医生一看我们又来了,似乎有点不悦。问:“上次的药还没吃完吧?”我实话实说:“吃了1付半,但是咳嗽加重了很多。”中医似乎有点不耐烦,又开了一方子给我,说:“上次的药接着吃,然后再吃新药。”说完又写了一个中成药的处方给我,说:“再加吃个小儿咳液吧。”
我一听就懵了,怎么中医开了汤药,还让吃中成药阿?这算什么中医啊???晕!从没见过。我故意问他:“孩子的嗓子还红吗?”他故言其它没有正面回答我。我于是再三追问:“到底还红不红。”中医这才含含糊糊地答:“不红了。”我追问:“一点都不红吗?”他点头,然后就叫下一个病人进来了。我简直有点五雷轰顶了,我明明刚看过西医说还有点红的,怎么到他这来就完全不红了?我的大脑很乱,听着天琪一声声的咳嗽就更乱了。没辙,领着天琪还是先买了“小儿咳液”抓了药。
回家和姥姥说起我的疑惑,她也挺纳闷的。但是想想人家可是干这个的,不会连个咳嗽也治不好吧。也许是天琪的病是慢慢发起来的。善良的消费者啊,就这样我们还是让天琪把汤药都吃完了。
再吃到最后2天的时候,天琪的咳嗽还是不见半点好转,晚上咳嗽厉害,睡不好。很奇怪的是,天琪的胃口除了发烧那天不太好,之后食欲还是可以的。
天琪的汤药已经全吃完了,我不再打算带她去抓药了,对医生已经失去信心。
开始给天琪吃同仁堂的中成药“保咳宁冲剂”,依然不见好转。抓狂ing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开始上网查询关于咳嗽的网页,学习有关咳嗽的中医、西医知识。研究研究在研究!
经过学习和反复比较,我觉得天琪的咳嗽像痰湿咳嗽,并不是一般的风寒咳嗽。而医生开的药似乎属于风寒咳嗽类的(自己估计的,不一定准确),我给天琪吃的“保咳宁冲剂”也属风寒类的。 我的博文中有一篇题为咳嗽类型、中成药的选用、食疗 中提到,
四、痰湿咳嗽:症状: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重健脾燥湿,可服用二陈汤治疗。灵机一动,想起来家里有于是给天琪换药。
奇迹发生了,才吃了1天的“二陈丸”,天琪夜里就不再咳嗽了,只是清晨起来才咳嗽几声。病情好转的很明显!
此时我的心情很复杂,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悲哀啊!一个不负责的医生,锻造出一个全能妈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