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耀文居高喝道。
这个叫IP man的咏春代表男,一点不在乎自己的IP,想都不想就跪下了。
为救自己的儿子,再大的IP都得忍住屈辱。
这才是真英雄。
真人。
作为一个著名武术IP,从《叶问1》开始八年,叶问的名字慢慢取代了黄飞鸿,成为武术至尊。
《叶问》系列也从打打打变成了能不打就不打。跳跳舞,也好。
蜕化了吗?不,恰恰相反。
它升级了。
《叶问3》并未告知叶问的咏春和泰森的拳击谁更厉害的答案。但,拥有爱,才厉害!
为病妻嫣然一笑,叶问可以不赴争夺咏春正宗之约。
这一点不影响叶问的形象。
武者柔情时那一抹眼泪才真实,让人欷歔。
甄子丹说:演叶问八年,他心境变化很大。叶问电影八年史,甄子丹其实也从一心扬名天下打遍宇宙无敌手,变成有痛苦有坎坷有不解有迷惑有无法解决之烦恼。他慢慢悟到的该是:王者,其实可以伏低伏小,可以刚柔并济,可承胯下之辱。
甄子丹有人生感悟注于叶问体内,《叶问3》人戏合体度更高。
比如,甄子丹眼神变得更柔了。怕老婆怕得理直气壮。叶问妻一记耳光甩向叶问,叶问谄媚堆笑,没一丝狠劲。
把武术偶像回归正常人,回归大隐隐于野,是《叶问》系列一直的追求。到了三的时候,武与不武的平衡感到达了一种比较理想境界。
编剧黄子桓的设想,前两部讲生活生存,第三部讲的是:生命。生命是什么?其实就是跟家人在一起爱的光阴。
打还是不打?对硬功夫类型片来说,这是个问题。《叶问》系列一直以打得漂亮著称。在第三部里,无论是叶问跟谭耀文黑社会团队的打,跟泰森的打,还是跟张晋的打,都各有精彩,层次鲜明。但绝非为打而打,有些是自卫还击,有些则是武学切磋。
几场大打之间,搭配的文戏,无费章,能推进情节。不打的时候,观众情绪不会猛降,而能为下一把精彩蓄势。
文武戏的均衡度,在《叶问3》里拿捏较好。无论是作为路人甲的李小龙,还是痛恨鬼佬的警察肥波,甚或是叫自己爸爸师傅的张姓小孩,都可不靠出拳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沉得下去,人皆有戏。
情也不纯靠煽而来。《叶问3》情的烘托亦属人淡如菊型,娓娓而来,点到即止,内敛而收,没有走向泄洪般境地。情未煽已动人。
《叶问3》全片贯穿的是传统的东方价值观,有家庭有爱善恶分明,表面看价值观老旧,甚至脸谱化,它跟现阶段以九零后乃至九五后为主体的观众嫁接点在哪里?我觉得最大的嫁接点,是把叶问平凡平实化,从所谓无敌大英雄变成有血有肉能屈能伸的民间高手,而已。现在的年轻人早已不是盲从“得一人打遍全天下”的一群,他们更能接受的是能从“普通”视角切入,用细节氤氲出的他们靠得近摸得着的人,《叶问3》里面的叶问正是这样的人。一场小戏:徒弟想泡妞,师傅都要在旁调侃,这样的叶问难到不更真实?!
我预测《叶问3》的票房能够过十亿,将打破硬功夫类型片票房纪录。能在现在的中国票房破十亿,就说明这部电影已经有超越类型之外的某些社会共鸣。
真不希望这样的IP事不过三,我十分想在银幕上继续见到上得斗场下得卧房去得病房接得学堂的IP man。
谭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