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一、早上从朋友圈看到一个段子,大意是:看完《小时代三》出来见到熟人就跟嫖娼被抓一样。照例,下面点赞声一片,我以前大概会转这么一条,因为这很符合我这年龄、学养该有的逼格,但现在,我不想传播,因为觉得这个段子已经落伍了,换句话说:段子还在说着很多人面对郭敬明天然会产生的高贵感、优越感,这是滥调,我反而生出耻感。
二、
三、从郭敬明下的工夫看,国内导演还真没有如他那样尊重观众的,当然,他只尊重目标观众,目标外观众一不小心看了,对不起,这些排异反应是你丫自找的,我负不了责。郭敬明深知帅哥、闺蜜情和腐女视角是青少年电影的利器,所以他花大力气只捯饬这三件事就够了,从现场反应看,真够了,周崇光每次出场引发的惊叹,两帅男同撑一伞引发的艳羡,唐宛如腋毛侠引发的爆笑……这些都是郭敬明要的,他要到了。现场一些九零后甚至九五后女孩笑得花枝乱颤,那个颤,是即时反应。
四、
五、《小时代三》在商业上的成功是可以预测的,我觉得最重要的基础是:整个产品完全是按照郭敬明的审美取向及标准打造的,他是整个《小时代》产品链的塑造人,然后团队按照已经被设定好的气质生产、执行、推广,想、行不悖。有很多人说周崇光是放大版郭敬明,这里面的确有郭的某些个人因素,但郭敬明就能让他自己的审美在周崇光这个人物身上放量,他就能让周崇光从演员自身到角色成为聚焦中心,这是大本事。郭敬明完整掌握了《小时代》的审美决策,并按自己的眼光打造一切,因为他明白自己的审美标准能被很多他要的那些目标受众认同,他很明白自己,也很清楚银幕前黑压压的那一群。
六、《小时代三》不是时代小三,这样的一群人需要被这个时代正视,而非一直用戏谑的余光打量、嘲讽。从《小时代》票房体量估算,今后,小时代观众群甚至会成为中国社会主流观众群,进而影响到更多领域。有人又会质问:票房成功就对吗?我觉得是这样的:任何花钱的投入,第一步应该解决的不该是其他而是回收,这是最基本的责任。另,市场经济是符合民主法则的。
七、《后会无期》快上了,我还没看过,但今后一定会出现关于它跟《小时代》艺术、票房孰高孰低的争吵。我觉得这很无聊,它俩不会有高低,有的只是看待世界的两种维度,不同,存异,无它。
八、
谭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