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排一个比:撼山易,撼故宫难!捍脸难,汗故宫易!
故宫突变人性,最近一直试图成为全国性笑料制造中心。数百年的巍峨神秘一夜之间接满地气或霉气,这地气一波波连绵不绝,由业余大盗开始,四散弥漫。业余大盗网吧落网后,故宫怀感恩之心向公安同志送去了锦旗,上曰:“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结果很多人为“撼”字乱了方寸及芳心。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捍”的解释是保卫、防御;而“撼”则是摇,摇动。所以绝大多数学过初中语文的人都认为,这个字其实是写错了,应为:捍祖国强盛,意思是:保卫祖国的强盛;而按“撼”字来理解,这句翻译成大白话是:摇动祖国的强盛,也就是高度赞扬公安同志“用行动颠覆了祖国的秩序及繁荣”,这意思当然严重拧巴、反动,直追某某势力了。
据报道,故宫相关负责人昨晚还在表示,“撼”字没错,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奶奶个熊,不解释还好,一开腔比小学语文不及格的孩子还错得离谱。如果这锦旗上的“撼”字真跟“撼解放军难”一样的话,那故宫就不是文化水平问题,而是导向问题了。从下一句“卫京都泰安”看,前句应为“捍”,上下对照“捍卫”呼应方为正解。
负责人牵强的解释不仅显得没文化,更显出了某种不负责任的轻浮。故宫地气接得太陡,一下子接到了轻浮,它还嘴硬说这样“厚重”,这事儿告诉外界:仗着拥有无数价值连城的古代宝贝,故宫自己把自己当成了文化发源地,快跟周口店、河姆渡一个级别了,说什么是什么。有人帮故宫找了个理由,就死咬“撼和捍”是通假字,鲁迅老师用得通假字,朕的故宫用不得?可又有语言学家说了:这两个字在中古时代,连音都不一样,怎么会通假?这一说法直接断了“通假”路子,让“撼”字“厚重”说变成了“脸皮厚加私心重”的缩写。
诺大的故宫轻易就被业余偷盗选手破了功,有历史沿革的故宫轻易就让看客见识到它的没文化,这真遗憾,遗憾得撼出了我一身冷汗。故宫被盗,它转身就盗了欷歔喟叹者的汗。
谭飞/文(另:吁请媒体朋友放过石柏魁家人,他们比故宫还无辜,若感兴趣其实可以去访问时迁发明者施耐庵先生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