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谈是谈非”是我在《Hello!好莱坞》节目中的特别脱口秀单元。欢迎各位在此留言交流,我将以视频点评的方式回应。
点击这里:到新浪播客收看完整版的《Hello!好莱坞》节目。
冯小刚的力作《唐山大地震》正在国内各大电影院上映。从观影效果看,我每次到电影院都能听到连绵不绝的哭声。确实,它的这种催情效果非常好,甚至有人讲:“《唐山大地震》是2010年全世界最大的催泪弹。”冯导的催泪弹让人体会到了中国式心灵灾难片的魅力。但是,我反对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式的灾难片跟西方式的灾难片一样,都是通过灾难的噱头来获取眼球进而获取钞票。我认为,《唐山大地震》相对于《2012》、《后天》、《独立日》,甚至韩国的《海云台》这类灾难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唐山大地震》是要震撼你的心灵,而西方式的灾难片是要震撼你的眼球。
我们看到《唐山大地震》里有四分钟的地震场面特效做得非常好,不亚于西方电影的效果。但是我们看到的特技只是一种铺垫,它真正想表达的是地震带来的心灵余震——就是震后32年的心灵修复历史。母女相认的泪崩才是导演想着力展现的。
反之来看西方式的灾难片那种地动山摇,那种房屋倒塌、人兽奔逃的情况,让你觉得惊恐,觉得世界末日要到了。它是用一种感官的刺激来让你买票。
所以我们听到片尾王菲唱出的《心经》时就明白了一切:原来冯小刚并不想用大地震着个噱头来赚钱,而是想通过在特殊情况下的一个道德标尺告诉全世界:面对地震这样的天灾,不仅唐山人,不仅汶川人,所有中国人,都在道德的标尺之上!
谭飞/说
看到网友们这么热情啊,我一句话不说也不好:“《唐山大地震》植入广告属合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