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重案六组3》王茜不足杂谈 |
估计是受《神探亨特》影响的警察偶像剧《重案六组》,时隔七年,推出第三部。就目前看的感觉来说,《重案六组3》节奏依旧,风格变化不大。“美剧化”追求让它相较一般的刑侦剧显得紧凑,废话不多,废章不多,较能吸引观众。
从讲故事的方法来说,第三部跟第一、二部比区别不大,但加强了连续性,两个单独的案子之后,有一个始终贯穿的主线和主案,增加了悬疑感和连续感。这种既“断”又“连”的故事演进方式好处在于,它克服了程式化、模式化的弊病,让观众不能轻易丢下某集,整个故事一气呵成、前后贯通。
《重案六组3》出炉其实面临相当大挑战,国家主管部门对刑侦剧的播放时间、比例的管控,让变种刑侦剧即“反特剧”“谍战剧”大行其道。“反特剧”们可以寻找一个虚拟的时空或杜撰一段传奇故事来展现精彩,它们空间很大,既可有刑侦的东西,又能有机密档案的解密,让观众能体会到不亚于刑侦剧的紧张、刺激。变种刑侦剧比正版刑侦剧的优势有两点:其一、它空间、时间可虚拟,受现实羁绊较少,编剧空间更大,甚至能出现一些“擦边球”;其二、它可以在黄金时段放,而刑侦剧只能在非黄金档放,话题效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从《重案六组3》也可以看出,为克服这些现实问题,剧情在“法制意识宣讲”等方面作了铺垫,季洁的老搭档兼暧昧对象杨震去了法制处,并升为一把手。《重案3》里警察执法的人情味,跟老百姓的互动也有所增强。在此基础上,《重案六组3》对警察形象的塑造更主动、更有意识,突出每个人的个性,而不仅是塑造一群忙忙碌碌的好人。王茜在《重案六组3》里符号意味更浓,剧本统筹、编剧、主演三位一体,深度参与加强之后,季洁从沙宣头造型的女警形象代言人,变身成更有人情味,更稳重成熟的“大”女人,有超越其职业的女性价值。
“七年之痒”的最大难题不在守成而在创新,以让观众保持激情。《重案六组3》在创新上注意了跟现实的嫁接,例如反映高科技犯罪等等,在破案方式上,也一改“土法炼钢”为“科技跟人力结合”。而最大的刺激来自季洁感情的转轨,从“季杨暧昧”转到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结局,这估计会是让观众有巨大争议的点。
不足之处在于,《重案六组3》对季洁形象、个性、气质的开发仍然不够,还有些“端”,她还有相当大塑造、改进空间。《重3》在时尚感的打造上也有欠缺,100集后,它的映像感觉缺乏“与时俱进”,这也是相当遗憾的事。
谭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