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漏网之鱼 |

在足球术语中,乌龙球基本是最不受待见的,原因在于它损己利人。后卫球员个个都不想当解围级射手,他个人履历上进球数多了个“正”,球队可能就“负”了。娱乐“乌龙”,比足球要少,但危害不小,一桩“乌龙事件”不至于让“扶不起”的中国队出不了线(因为不“乌龙”也很难出),但足以让一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受害人吃不香也睡不好,在夜深人静时喃喃念叨: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为什么要长得象我?
演过《武林外传》白展堂的沙溢最近被娱乐“乌龙球”狠狠击中,几乎颓然倒地。他成了一桩跟女艺人陈小艺绯闻有关的娱乐事件的受害人。媒体拍到了陈跟一男子的亲热照片,然后断定该男子就是沙溢,并因此牵扯出沙演员的另一女性好友。但真正的事实是,第一该男子肯定不是沙溢,只是有点像,第二这些天沙溢一直在外地拍戏,第三沙溢根本不认识陈小艺,第四,那女孩只是好友而不是女友。沙溢被这四点原因搞得很气愤,因为他遭扯进此次绯闻事件中的几率很小很小,大概只有十万分之一,居然还是给“绯”上了。这相当于散步时路过一高尔夫球场,突然被初学者失控的高球砸中一样,简直莫名其妙、惊诧莫名。
我很想站着说话不腰疼地劝劝沙溢:白展堂先生,您愤怒可以理解,但谁让您的名字取得这么凑巧,凑巧得让媒体朋友那么容易附会呢?沙溢,不就是“杀”(沙)陈小“艺“(溢)的男人吗?怪只怪您名字含义太丰富了。当然,我说这话绝非看笑话,主要是希望沙溢胸中意气平后,想到“娱乐精神”几个字,直把这事当成自己演员生涯的一段搞笑插曲,就跟当年叶玉卿唱的“只能笑笑说没什么,只能说一切总会过“那样,高举轻放,一笑而过。
报道这事的那位著名狗仔,我也认识,但我还是很为这次报道的“乌龙”程度吃惊。朋友史航前天发我一条短信评价“沙溢被张冠李戴陷绯事件”:“作为一个狗仔,最重要的就是要认准人。因为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能力问题。能力有欠缺了,能否及时纠错,又算是职业道德问题了吧?”史航的诘问稍嫌不够宽容,以我对该记者的了解,此事上升到道德层面没有必要,但确实反映了他做新闻有时过急、过粗的小毛病,需要改进。
这样一桩“很沙,很天真”的娱乐乌龙事件,天真之处还在于很多环节其实是可以纠错于未发的,但最后却一一轻易放过。当年一家英国报纸编辑不相信世界杯美国胜英格兰1:0,以为听错了,遂主观的将新闻改为英格兰胜美国10:1,这事成了经典国际笑话。现在的资讯那么发达,联络方式五花八门,如果核实得再细点,相信这个并不难辨的“乌龙”不会出现在那本很娱乐、很好看的周刊上。
沙溢不是沙僧,更不是唐僧,因此他捍卫自己不被当成“唐僧肉”或“白斩鸡”(李承鹏语)的努力很可理解,但人生就是这样,有始料不及的幸福,也可能有屎尿不及的“乌龙”。你的《甜蜜蜜》快开播了,你得承认:人生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甜蜜的。
谭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