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坛一瞥 |
台湾女人擅写文章,缘于文字底子打得好,就演员来说,刘若英、张艾嘉、胡慧中的文章都挺耐看。不过写得最好的还是当年华人最美女星林青霞。她现在在《新民晚报》开了专栏,我找来看了,觉得比内地女星水准明显要高一截儿。拿徐静蕾跟她比较,能立马见出高下。
单举去年12月16日发的那篇《完美的手》为例。林青霞叙述了她去医院看望96岁高龄的季羡林的情形。语句通顺,形容精当,能引经据典。林青霞按王蒙的说法已经接近“学者型”随笔作家,因为她可以随手举出冯友兰的“何止于米?相期以茶”来说明季老身体健康,长寿可期,证明她是读过不少书的。林青霞文章有段描述相当生动:“和我一起探望他的朋友,问他知不知道我是谁,他瞧了那位朋友一眼,一副你们真把我当老人家呀,还幽了他一默说:‘全世界都知道。’”季羡林知道林青霞的名字,大概让现在已经低调无比的林挺兴奋,甚至有“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感觉。但林不便直写,遂借朋友相询一幕自然道出,痕迹淡得让读者舒服。
林青霞提到:“季羡林谈到,人与自身的和谐,要做到良知、良能。我(指林青霞)不懂什么是良能,他解释良能就是不要自不量力,不要好高鹜远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我频频点头称是,这正是我要学习的功课。就是不要老是要求完美,以致无法达到而自找苦吃。”——这段话其实隐含了林青霞承认自己目前有心理困扰需要克服,我猜想,她去看季老,也可能有想请其帮忙指路的意思,从宏观的人生哲学层面。这种困绕,不知是否跟她家庭、婚姻有关,不好瞎猜。
林青霞用女性特有的直觉读出了季老“感觉上很寂寞”,并“忍不住抓着他的双手”,林青霞写到:“我握着他的手,除了想讨讨文气,更希望把我内心的温暖传给他”。在林青霞的笔下,季先生的手连老人瘢都没有,简直就是完美的手,“写到98甚至108岁都不是问题。”这话略显夸张,但从“敬老”角度衡量可以理解。至于文章中一些涉及季先生的学术、人品评价,见仁见智,但基本算不上违心之言。
我查了查资料,季羡林跟林青霞是老乡,因此林见了季老感觉格外亲切。文尾很动情的说:“我心里流着一股暖流。从没见过爷爷的我,一边往回家的路上走,一边想象着,我的爷爷必定也会是这个模样。”这句话也让从没见过爷爷的我挺感动。林青霞的真情溢于笔端,一如她年轻时候演琼瑶三厅电影一般,清澈而纯净。
谭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