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光头李进行为艺术松狮狗 |
分类: 漏网之鱼 |
光头李进是这样飘忽不定一主:他一会在电视里张罗着帮人长头发,一会回忆自己曾捡到过一神秘女人钱包,一会又把一狗弄成熊猫模样,等等,总之,我记忆中他没消停过。说“事儿妈”有点侮辱人的意思,但他确实闲不住。
象他这样年龄或资历的很多歌手都“闲住“了,有的做生意了,有的参加明星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队了,有的出国了,有的疯了,但他还非常使劲非常用心地唱着。因此,作为一个13年前就在成都某大学亲眼见过好多青年男女围住光头李进签名的前粉丝,如今我一在媒体上看到他的名字或形象,就“恍如隔世”,有些佩服也有些伤感。
看到有评论说,李进虐狗,把松狮狗染成熊猫模样,只为宣传他那首《熊猫宝贝》,触碰了娱乐圈道德底线云云,感慨颇多。李进偏瘦,个子较小,把“虐待”二字加在自己身上大概比加在任何物事身上都来得逼真,遗憾的是现在的媒体只关注除“自我虐待”之外的任何一种虐待形式,特别是针对宠物的。狗和熊应该是可以找出些亲戚关系的动物,否则怎么会有狗熊呢?凭此,我认为把狗染成熊猫也不算触犯什么天条,它毕竟还是两种可能有些“转折亲“的动物之间的改扮。还有种逻辑可资佐证:快餐店为宣传汉堡或冰淇淋可以让店员穿上巨大的动物外套扮成动物,那怎么没人指责这种行为虐待人类呢?
有人一定说你在强词夺理,但我坚持认为:在人和动物之间,没有必要把每次施于动物身上的非自然行为都定性为虐待。以我对蚂蚁都不踩的光头李进的了解,他一定是在自己无法染色扮成熊猫之后,搅尽脑汁,才想到把松狮狗染成熊猫的。对行为艺术来讲,受众更应看重该行为想表达的意图是否人文,是否良性,行为艺术本来就是“奇峰突起,意料之外”,如果对细节过于吹毛求疵,行为艺术最后只能变成“无为艺术”。比如,有些行为艺术要在什么牛肚子里举行,有些要裸露半身,这些肯定有极大争议,但“富有争议性”不正是行为艺术的重要特点吗?
看看吧:染色剂影响狗毛?这个问题就跟染发影响人的发质一样,还是挡不住很多人染发的雄心,何况染个一两次影响不会很大吧?狗太热吐舌头?我的天,北京这个桑拿天让人闷得都直想吐舌头,何况狗乎?吐舌头跟“化妆”无关,跟气温有关。拿狗来进行商业炒作?任何宣传现在可能都有商业意图,我看不出拿人宣传跟拿狗宣传在合理、合法性上有多大差别。
看到跟李进同一辈的张信哲在《明明》里演一个由女变成男的黑社会老大,我有种恶心感,甚至觉得侮辱了观众的智商。李进牵出的这只“易容狗”,并没变性,因此我没什么好反感的。它化妆成熊猫,挺可爱,宣传了保护熊猫观念,捎带也推了一把李进的新歌,总之,跟“虐狗事件”不太靠得上边。
光头李进大概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马三立名段子《逗你玩》。他追求的是轻松、幽默但奇特的推广过程,逗你玩儿同时,引发了争议,口水鲜花接踵而至,他的目的也自然实现了。
谭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