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晓旭论调红楼梦中人黛玉 |
分类: 娱乐精神 |

悲伤中,我仍然要反对两种论调:一、陈晓旭的离世跟李旭丹13日离开《红楼梦中人》舞台有某种上天安排的联系,这种论调相当吊诡;二、陈晓旭的离世意味着林黛玉这个符号的香消玉殒,从此世上无黛玉,这种论调则太过悲观。
缅怀这样一位给我们留下美好回忆的史上最优秀“林妹妹”,的确有种难以减缓的沉重感。但在“长歌当哭”的普遍氛围中,我们也一定要抱持这样的主旨:斯人已逝,期许未来。
因此,昨晚的策划会上,获悉陈晓旭过世消息后,有人提出在19号的黛玉8进5总决赛中举行一个隆重的林黛玉追思仪式,当时我说:“追思肯定要,但更应该把其等同于某些足球比赛前的默哀仪式。”我的意思是,不要让这种沉重感成为19号节目的主基调,《红楼梦中人》毕竟是青年人的选秀节目,是为2007版电视剧《红楼梦》选主要演员的大型活动,它一定要予人希望跟未来同在的感觉。
能邀请的87版人物都来了,除周岭、邓婕外,欧阳奋强、袁玫等人也将汇集。除了表达缅怀故人之意外,我觉得见证新黛玉的诞生过程是让87版主创们很兴奋的事情。这次不是在选陈晓旭,但晓旭离世的意外显然让这场比赛有了更多难以言说、无法形容的气氛跟基调。
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拟,当年翁美玲离世,83版《射雕英雄传》的黄蓉顿成绝响,后面的数版“蓉儿”均无法比肩,这是事实,大多数人会认为陈晓旭离世的意义类此。但是,电视剧本是留有遗憾的一个艺术门类,不能因为“珠玉在前”就放弃遴选,放弃创造新经典的机会。黛玉在集体缅怀的背景下显然更难了,但再难都要有信心,有兴趣,有突破。
晓旭走了,黛玉仍在,在怀念的同时,我多么希望八位“准黛玉”用精彩的发挥证明自己有追赶前辈的勇气和能力。我也希望,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家能拿出更多的平常心,用更客观的视觉,更包容的审美心态来对待她们,对待已经洒下几多汗水和泪水的这八位20岁左右的现代女孩。
谭飞/文(题图照片为红楼选手悼念陈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