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你是我的敌人中国足球卖拐李承鹏 |
分类: 足球足球 |
电影《芙蓉镇》里的疯子敲锣打鼓:“运动了!”我愿意把李承鹏处子小说《你是我的敌人》视作另一种敲锣打鼓,他没疯地宣布:“转型了!”
还有这样几个曾经跟足球有关的“神人”都在这个月敲锣打鼓“转型”,比如黄健翔,曾经的足球解说第一人,推出了自己首支单曲;曾经的国安主教练金志扬,推出了一本企业管理著作;曾经的“快刀浪子”高峰,据说正在组织首届“回超”——北京回龙观社区超级联赛。
他们只是转型而已,不是抽风,更非拉风。在大规模转型中,李承鹏写小说,让我觉得最蹊跷,他写的是一本“爱情小说”,还“亚洲纯爱”,但我始终怀疑他书名中真正的敌人是“中国足球”,而不是那个叫卓敏的藏族女孩。论据就是这本书里居然只有一处提到足球,还是讲赌皇马的球。按我的个人经验,一个长期从事某行业的人,拒绝在神圣的第一本小说中涉及此行业,最可能的潜台词是:这个行业伤了他的心。
作为一个最忠实、最虔诚的热爱中国足球的评论人,李承鹏十几年来都在骂一个单位以及这个单位的历任一把手,他可能骂厌了,但成效欠奉。他的转型更象一种无奈。好友韩浩月评论说,书商忽悠了李大眼,但我觉得相对于图书,足球这个行业更象一个大忽悠行业,不仅卖拐,而且拐卖——把李承鹏那些轻灵飘逸的文字拐走,廉价卖出去,鲜花插在牛粪上,得不到一个好。黄健翔就说,写中国足球可惜了李承鹏这支好笔,这是解人之语。
李承鹏式转型,在他个人是某种符号的嬗变,置诸大时代,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行业式微缩影。李承鹏、金志扬、高峰……这些风云人物或者对中国足球玩起黑色幽默,或者把汗水、泪水的0。01%投放于此,挥手自兹不再盘垣。
拿“职务越大,责任就越大”的标准衡量,最该为《你是我的敌人》写序的是谢亚龙,或者此前的阎世铎、王俊生等人,正是他们的“精彩”表现让李承鹏们转了型,让13亿人国度的第一运动渐如鸡肋,让一个足球评论人梦想成为村上春树。《你是我的敌人》是绝妙的讽刺,它更象在影射行业兴衰,李承鹏们转型是否预示着中国足球已经死亡?我说不出答案,但是,在“中国足球”越来越象“春晚卖拐”的大背景下,我以为,“转型”二字所涵盖的意义绝非字面般简单。
谭飞/文
附:我给《你是我的敌人》的评语:“这不仅是一部情殇小说,更形象评价:作为时代品质标杆之一的文字大师李承鹏,借此颠覆了‘以辞害意’这个文艺批评常用词语。《你是我的敌人》‘辞’依然华丽感性,‘意’也能曲折幽远,几乎浑然一体,物我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