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漏网之鱼 |
李湘戴上眼镜我就认不出她了。——这是昨天我在网上看到李湘当了教授之后所拍的一张定妆照,产生的即时“本山小品式”感受。再打个比方吧,好比蔡依林唱了首《舞娘》,又参加了《舞林大会》,然后戴上副眼镜,立马就成了某舞蹈学院教授,这也太早了点。
但也有舆论认为不早,因为大学生都有“少年班”,教授也可以有“明星班”,不妨事,体现社会进步云云。他们的理论基础大概就是李湘在主持行业成就斐然,因此有资格成为教授。不公平的是,芙蓉姐姐在网络界也成就斐然,怎么就没见到哪传播学院给她弄一“教授”当当。
芙蓉姐姐影响大,李湘姐姐也影响大,但“影响大”不应该成为颁教授聘书的理由。否则,“教授”就成了批发站的旧报纸,不值钱了。虽然李教授此番是名誉头衔,但一所大学名誉与非名誉教授、客座与非客座教授的认定,都必须认真,玩笑开过了,只会给这所学校美誉度带来负面影响。
李湘当教授是近期娱乐圈最大的笑话。说这话的背景是:我其实很欣赏李湘,她的确为中国娱乐事业做出了不小贡献,但做贡献和当教授之间还有巨大的鸿沟,不是刘翔般跨跨栏就能过去的。在这方面,中国内地的大学,有些真的只能用“形如儿戏”来比喻。着急,想迅速用明星人物带动学校知名度、关注度,进而有利于招生,这大概是很多学校聘李教授、王教授们的初衷。李湘只是当教授罢了,如果要当个“名誉校长”之类,校方也一定双手奉上。但这柄“双刃剑”将来可能很伤人,因为教授认定的随意,侧面反映的就是对教学质量的不重视,对教育来说,教学质量一定排在第一位,靠噱头来吸引人终究“兔子尾巴长不了”。
不管李湘教授最终教不教学生,于她,这次是一大“正面新闻”,在离婚闹到满城风雨之后,李教授现在可以收拾好“破碎”心情,重新投入“万众爱戴”的演艺事业中去。不管李湘教授下一次来学校是几年之后,于学校,一定沾沾自喜于此次的“眼球效应”,相当于免费做了多少多少钱广告。但对学生来说,一个空头教授就相当于一次“不哭找我”的超级忽悠,慕名而来,失望而归,寒风中只能觅得李教授的巨型海报。
举个例子。几年前香港有所大学校方欲颁发名誉博士学位给某位前政要,但因为出现争议,学校数派反复斗争后,最终决定:不予颁发。这个离得远点,再举周杰伦的例子,周红得发紫,但也只有母校淡江中学给了他一个“名誉主任”称号,没见哪所台湾大学贴一热脸上去硬封“周教授“。
继内地大学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位逐渐贬值后,从李湘当教授看出,眼下,“教授”头衔也象当年国统区的法币,贬值速度超乎想象。我“斗胆”认为:再市场经济,有些底线,还是应该坚守的;再娱乐,再轻松,必要的“庄重”还得要。
谭飞/文
欢迎博友们用PingCo手机软件实时访问我的手机博客,点击下载,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