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海选到现在总共有15万人报名,北京地区已经突破10万,是最近几大选秀活动最为火爆的,非常可喜。但是,确实也存在一些让人比较困惑的东西。昨晚,我在跟天娱艺人总监谢婷(尚雯婕经理人)以及经纪人张灵犀(孙艺心、付静、王欣如经理人)两位妹妹聊天时,得知她们的一些艺人对参演《红楼梦》非常有兴趣,但大都觉得如果要通过海选、地区复赛、决赛、总决赛来定夺的话,比较“窘”,因此,到现在只有魏佳庆一人报名。
她们还只是略有知名度的新人,今天,当我看到演过很多戏,知名度相当高的演员杨若兮在博客上以《有点儿困惑》为题,讲述她很希望有机会参加《红楼梦》拍摄,但同时觉得“要通过跟普通报名选手的PK来决定能否过关”的确让自己难为情时,我觉得,杨若兮面临的困惑也反映了红楼选秀的某种困惑。
杨若兮好象也有点“民意希望她进红楼”的意思,据说这个重庆妹子还是某网站“适合演王熙凤”第一人,她渴望上这部戏,这很自然。而且她的观点也很客观、现代,并在文章中对新版《红楼梦》采用海选方式选角表示了赞成,她说:“现代社会通过竞争获得机会是很平常的”,但是她的困惑在于——“可是竞争也得公平竞争,如果像我这样还算有点表演经验的演员跟那些完全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表演的参选者同台PK,这样对他们又算公平吗”?
杨若兮“该不该参加海选”、“敢不敢参加海选”的彷徨不是一种“矫情”。确实,对她这样的资深演员来说,跟一帮甚至可能从没演过戏的新人“考同样的题”有点对双方都不公平,有不承认甚至否定她过去“历史”的意思。这关系到她的“面子”,也关系到她“精力的分配”,算得上一道棘手难题。
但是,我相信“红楼梦中人”组委会的郑重宣示,海选面前人人平等,公正且公开。对这样一个大型选秀来说,规则的遵守至关重要,相信主办方决不会等闲视之。但是,在“规则”之下怎样照顾“人性”,更生动具体体现“以人为本”,也不是一个可以回避的问题。因此,我希望网友们能够就“资深演员如何面对新《红楼梦》海选”以及“在海选原则下如何体现合理原则”等话题作一些讨论。或许,这些意见将对组委会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谭飞/文
欢迎博友们用PingCo手机软件实时访问我的手机博客,点击下载,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