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咏麟年年25,金像奖年年52

(2006-03-24 01:14:20)
分类: 漏网之鱼

我曾经的偶像谭咏麟最有名的事迹是老说自己“年年25岁”,为此,他学过英国乐坛“变色龙”大卫-宝儿,戴过木村拓哉式渔夫帽,请刀郎写过《披着羊皮的狼》——总之,他比年轻小伙子还赶潮流,永远保持25岁的心态和吸收新鲜事物的能力。我想他就算脸上爬满25根皱纹也会坚持说自己25岁,因为,他很清楚,娱乐圈中人必须能带领时代潮流,一旦老掉,就差不多可以谢幕了。

碰巧,香港电影金像奖今年进入第25个年头,但我横看竖看都觉着这奖已52岁了,比谭咏麟可老多了。当然,我不是对文主席先生象圣诞老人般可爱的红鼻头有意见,也不想对金像奖杯的造型设计发表些并不专业的意见,我也没权利嫉妒周润发梁朝伟周星驰们拿过好几届影帝。我的意思是,我对主要获奖者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香港金像奖在“推陈出新”“引领潮流”方面的不作为或少作为很有意见。在我看来,金鸡奖平均年龄大概接近60岁的评审团都不会年年评出如此没有创意,没有冷门的结果。分猪肉也罢了,但有时分的是外表明显变异的“注水猪肉”,缺乏必要的技术含量。

    请允许我列出1995年-2005年的影帝:梁朝伟、乔宏、郑则仕、梁朝伟、黄秋生、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梁朝伟。很显然,除了已仙游的乔宏乔老爷子外,其他人都是熟人熟脸,梁朝伟更是十一年五夺影帝,平均2.4年一次,相当于苏格兰超级联赛格拉斯哥流浪者队夺冠概率。我有个阴险的想法,大概评审觉得让伟仔蝉联太显眼不好向传媒交代,因此才将颁奖方式选择了“梅花间竹”,否则,七次八次都有可能。

    有个叫杜琪峰的有想法导演最近对香港影圈的“一团和气”很有意见,他先骂了想“联合影帝”救市的刘德华,后又骂了拿一些老牌明星撑台面的影视博览会。我认为前者骂得没道理,但第二次就“一针见血”。不是说梁朝伟们演技不好,但如果香港电影的门脸次次都是那几张,风向标年年都象“选劳模”,被同一帮人把着,这风向无论如何都容易“北风那个吹”,让影坛更冷。

    让一个单纯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去担负复苏港产电影的神圣职责“神经”得很不切实际,谁也不愿意看到为了某种远大理想而刻意将评委的个人意愿扔到一边,但无论如何,金像奖的目的除了“安慰”还得有“鼓励”,越低迷的时候越要“雄起”,与其怀旧倒不如“恋新”。看一看,威尼斯人给了十几岁的夏雨影帝,坎城人给了十几岁的永乐优弥影帝,连金马奖都敢给不到20的李小璐“后冠”,香港电影金像奖是否真的患上了“勇气缺乏症”?

    没有勇气,当然吴彦祖入不了法眼,金城武得不了提名,传说中的接班人陈冠希、余文乐索然寡味,越来越泯然众人。何时接班?接谁的班?谁来接班?这大概并不在评审们或操盘手的考虑之中。金像奖在25岁时就已经象52岁了,拍完电影《无间道》不几年香港警队就真演现实版《无间道》了,200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前夕,略带诡异的氛围里我又一次嗅到“平庸”的味道。

谭飞/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