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英爱刘德华周润发,谁偶像?谁粉丝?

(2006-03-09 00:34:04)
分类: 影视评论

现在是3月8日23:16分,为纪念妇女节,我决定写一个女性,写谁呢?赵钱孙李,对,就从李英爱写起。我最近见识了一种表面奇怪的逻辑。这个逻辑不是做白日梦或发癫想出来的,而是有报道为据——李英爱在上海自爆偶像是刘德华;早前,周润发说过李英爱是他偶像;更早前,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刘德华说发哥是他偶像。整理一下,也就是说:李英爱的偶像是刘德华,刘德华的偶像是周润发,周润发的偶像又是李英爱。这个关于偶像问题的“三角关系”有点循环往复的意思,更简单点说,在此逻辑中,三个人互为偶像,互为粉丝。李英爱偶像的偶像同时是自己的粉丝。

简单个P,我自己脑子都先被粉丝的丝给缠住了,虽然还不至于象盘丝洞里的活物一般满脑糨糊,但的确,我低估了娱乐明星们的谦虚程度。说某某是我偶像,其他人不好说,但这三个人应该跟“虚伪”挂不上钩。他们成为彼此偶像或粉丝的时代也有先有后,理解也不难。

分析一下,更好玩。李英爱开始视华仔为偶像的时代正是香港影视作品在韩国大行其道之时,跟华仔初拍广告的英爱还嫩得捏得出水,但华仔已经红遍东南亚了,有刘德华的香港明星足球队在韩国一场比赛四、五万观众都“细细碎”啦,迷刘德华或以他为代表的香港帅哥是那个时代韩国少女的普遍取向,李英爱也不例外。刘德华视发哥为偶像的时候,周润发正是香港影坛无可争议的“一哥”,一部《英雄本色》票房大卖引来跟风狂潮,作为刚从“无线五虎”队伍中单飞的年轻人,刘德华喜欢甚至崇拜周润发都是自然而然的事。至于周润发视李英爱为偶像,大背景当然是韩剧的风行,《大长今》在华人世界制造的无数话题让发哥也不能熟视无睹,看罢《大长今》,喜欢上李英爱,这绝对是合理的结果。

成为偶像和成为粉丝在逻辑上其实是完全一致的,大前提就是“娱乐中心”的转移。从70年代的台湾,80、90年代的香港、日本到2000年后的韩国,“娱乐中心”的另一层意思便是“偶像集散地”,在娱乐焦点地区一定会产生数量最大、粉丝最多的明星,这个地区的明星也能获得更多的曝光率。

可喜的是现在中国内地也出现了一些让数千里之外粉丝心怡的偶像,比如《还珠格格》时代的赵薇,比如演《那山那人那狗》的刘烨。内地“娱乐制造”水平的飞速提升,也会让邓萃雯公开说“刘晓庆是我偶像”,让蒙嘉慧怯生生问能否跟陈道明合影。放在以前,就算喜欢也不敢说,因为听起来“土”呀。其实,说某某地区明星是自己偶像反映了对那个地区娱乐水平的高度认同,这种认同既是时尚同时折射了娱乐中心的转移。如果未来某一天比现在RAIN还红的韩国新人王告诉记者,自己的偶像是中国内地的某位歌技舞技出色的明星时,这说明——

东亚的娱乐中心已转到中国内地了

  谭飞/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