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省级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之——专家篇

(2012-09-27 23:06:40)
标签:

培训

高中英语

课程

扬州大学

教育

分类: 教坛笔记

     http://s14/middle/413d6505hcab05928eefd&690
http://s3/middle/413d6505hcab063375242&690
(培训安排在丹桂苑宾馆,瘦西湖南门附近的一处僻静的街道上,设施一般但环境很安静,走到大虹桥只要一分钟。)

91721日,我参加了在古城扬州举行的江苏省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会。活动的的承办方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显然对此次培训会非常重视,在会议的组织上做了精心的安排。活动期间不仅聘请了大学的外语教育专家和教授,而且有市区的资深教研员,更有仍在教学一线的教授级特级教师,阵容强大且兼顾到各种层次,的确煞费苦心。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俞洪亮教授做了《教师人文素养修炼》的专题报告,俞院长是我的老乡,讲话朴实但又不失诙谐。他认为人文精神在于“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而“某些主义”有悖人文精神。关于外语教育的理念,他认为外语教学争论的焦点似乎主要是途径和方法的问题,很少涉及英语教育的目的与政治、文化、经济等的关系,很少讨论英语教育的基础理论。他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教师要“学会大气、学会面对”,他还告诫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省教育厅教研员、牛津英语教材主编何锋做了《基于新课标的高中有效教学》的报告,何锋老师对高中牛津英语教材的优点和今后改进的方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就“课标、教材与高考的联系”做了精彩的分析。他认为“要准确地把握各单元的语法项目,即使是重要的语法项目也不要展开系统地讲解。”他指出“理解深度”和“阅读速度”是衡量学习者阅读能力的两个重要标准。他倡导“建构阅读理解图式的能力”,把阅读分为“基础性阅读、拓展性阅读和研究性阅读。”

我的老师,扬大硕导周维杰教授的讲座是《完善学科知识结构,提高英语教育理论素养》。他说教师应该具备第一层次的“语言学、文学和文化方面的知识”,第二层次的“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第三层次的“美学、逻辑学和哲学知识”。他用四篇精选的阅读材料深入浅出地向我们讲述了学科知识结构和提高理论素养的关系,使大家受益匪浅。

扬州市教研室的教研员谢平的讲座《例谈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因为他走的学校比较多,所以他的理论充分地结合了他所掌握的课堂教学素材,使得大家感觉很实用,有明显的点拨作用。

扬州广陵区教育局的教研员、特级教师龚海平是一个很特别有意思的人。他性格粗犷,油光的大背头很有局长的气派,自称为属于“偏执型”。他的讲座的主题是《全语言教学理论与中学英语教学》。他对语言教育家Goodman的著作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有很深的研究,并毫不讳言自己对Goodman的无比崇拜,认为这是一个新型的关于语言教学的语言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理论与原则。

    扬州中学国际部主任徐晴红老师的讲座《高中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显得中规中矩,但她提出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四个要素我觉得很有道理:1、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2、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3、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4、强烈的责任感。

    南通市通州中学的特级教师张淳主要介绍了通州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研发,因为这是我第二次在扬州见到张淳老师,一副憨厚朴实的研究型学者的样子,让人倍感亲切。张淳老师对校本课程研发的意义、原则和操作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根据自己主编校本教材的经验,用一系列的实例向大家具体形象地展示了校本教材研发的全过程,使与会者感觉南通教育搞得好真不是徒有虚名,实力明摆在这里。但使大家感到震撼的还不是张老师展示的校本教材,而是他的第二个话题“何如进行课堂观察——浅谈教研组的听课评课活动”,他主张从“学生、教师、课堂”这三个维度来进行课堂观察,用一系列的量表对老师进行“显微镜”式的观察,这一招的确忒狠了,但是很有创意。

    省教授级特级教师、邗江中学韩炳华老师给我们做了两次报告,大展扬州地主的风采。第一个报告是《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思考》,他认为校本研修的核心是“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教师首先应该加强通式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明确专业成长的方向;其次要积极开展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构建学习共同体,发挥团队促进功能;最后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提升课堂教学品位。”韩特的第二个报告是《教师与“著书立说”》,他认为教师要想“著书立说”必须有心理准备,具备“五心”及平常心、自信心、细心、虚心和恒心;要进行角色的转换,从实践者转向研究者;要坚持积累、反思创新;要处处用心,集腋成裘,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资料意识、主动意识和争新意识。韩特给人的感觉是很儒雅,属于很会动脑的研究型教师。

    虽然短短一周的日程都安排的满满的,但是我一点都不觉辛苦,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感受很深,收获很多。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们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