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 丁大伟
自习纪律我作主
——谈班级自习纪律管理策略
作为一名七中的班主任,班级的学生主要来自于经山、九道、新源这几所小学。由于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中大多数的孩子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这就给初中班主任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魏书生老师开会、学习,事务繁忙,可班级学生学习、纪律井然有序,全在于平时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如果我们能够在初建班级的几个月里将班级秩序稳定下来,以后的管理就轻松了。可是我的这些缺乏自律习惯的学生,从小学刚升入初中,普遍自控能力差,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自习课中不自觉地讲话、说笑、搞小动作……针对这一现象,我的设想是:改变原有班主任严管强压自习纪律的局面,让学生来作自习课的主人。我管理班级自习纪律的具体各阶段工作策略如下:
初期——制定制度 晓之以理 鼓励为主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学校安排分班,与班主任初次见面,刚进班级,我会先入为主,先表扬在这一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尤其会出乎意料地点出几个在看学生小学档案时,印象深刻的学生名字。与学生们交流对班级和师生关系的设想,提出“你希望在什么样的班级里度过你三年的初中生活?你想与老师间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旨在通过平等的对话,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纪律是学习的保障,一个乱哄哄的班级是无法有效学习的,而纪律的维护是需要每个人为之付出努力的,每个学生都应以身为一个有良好纪律的班级一员为荣,以时时刻刻需老师盯着、管着,甚至趴门望窗地看着为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是警察与小偷、猫和老鼠一样的关系,所以,在自习课上要自我约束、严格自律,老师在班级,有问题可以小声讨论;老师不在班级,任何事情放到课间时间去做,达到保持自习纪律的效果。这样,作为初一新班主任,我一反常态,自习课有意不在班级里,给学生留下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空间。这一阶段,班主任下达的任务,学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完成,要求的效果不可能百分之百达到,所以,当出现不满意结果时,我会适当宽容学生,不会太急于求成。但当学生在某节自习课上表现较好时,我会立即引入奖励机制,除了“添油加醋”尽情表扬外,还适时地让他们上一节渴望已久的体活课或在班级搞一次文娱活动,让学生品尝到遵规守纪的“美妙滋味”。这一阶段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制度,沟通情感,鼓励为主。为中、后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期——指导学法 充实自习 渐成习惯
这一阶段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细致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培养干部队伍,构建班级管理体系与秩序,经过第一个阶段的行为规范,大多数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也逐渐提高,但个别学习习惯差,小学时散漫习性不改者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班级之中。仔细分析后,发现,这样的学生在自习课上违纪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在自习课上该做些什么,无事可做便导致课堂上不安分,搞小动作。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习课的学习任务,学会根据当天课程整理笔记、要点,尽可能利用自习课把作业完成,而不是把作业带回家去做。在一堂自习课之后,我常常让学生回顾一堂课下来完成的学习任务,比一比谁在同样时间里效率最高、收获最大,常见的现象是:一堂自习课下来,有的学生自豪地“炫耀”自己完成了多少任务,有的怅然若失却若有所思,竞争机制悄然潜入自习课堂,使学生不敢松懈、无法倦怠,自习课在学生心中不再是谈天说地、发愣发呆的课堂,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高效利用自习课的好习惯,自习课上人人有事可做,即使老师不在班级也不会闲极无聊地貌似轻松,影响课堂纪律了。另外,慢慢地把自己处理问题的技巧传授给学生干部,得力的班干部队伍一旦形成,班级秩序就更稳定了。自习纪律学生来作主渐成我班一大特色。
反复期——抓反复 反复抓 巩固习惯
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有反复性。班主任要掌握学生心态放松的反复规律,提前打好“预防针”,在可能出现某种不尽人意的现象前,就旁敲侧击地提出警告,使前面的工作不至于功亏一篑。对于影响自习纪律的个别“顽固分子”,会运用技巧,严管“出头鸟”,本着“擒贼先擒王”的原则,让这样的学生在班级没有“市场”,成不了“气候”必要时实行心理战术,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冷热”围攻下,任是“咆哮的海水”也渐归平静,波澜不惊了。每当反复期出现,我会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再次重复“前期”的紧张工作方式,更多地进入班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松紧协调”、“张弛有度”。这一阶段,我班已真正实现自习纪律学生作主的理想目标。
班务工作归根到底是学生的思想教育,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把握班级学生基本思想动态,才是班主任得以轻松应对班务工作的重要策略。如果班务工作一盘散沙,就容易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但若能把琐碎的班务工作编织成一个整体,抓一点全局,那么纷繁庞杂的工作也就变成完整的系统工程了。这样的工作方式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形成系统工程的关键就在于梳理一条线——班级的三年整体规划,发现一个点——班级特色,现如今进入初二学年的我的班级,自习纪律已经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老师在与不在都一样静悄悄,秩序井然。有的老师到班级找我,为安静的教室并没有老师而惊奇感叹。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班级干部在自习课上的自我约束及自主管理能力都日臻成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作为班主任,我可以从琐碎的班级管理中解放出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班级进一步建设中来。
每个管理班级的一天都是繁忙的,每个勤勉耕耘的日子都是平凡的。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再普通的日子也会被点亮,并闪耀出夺目的光彩,照亮身边的每一个学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越”,教育历程中的我不会停下奋进的脚步,我会用自己的勤奋、智慧打造自我,一路耕
耘,一路收获。
丹东七中
丁大伟
2009.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