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读书笔记

(2014-02-12 16:35:51)
分类: 读书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马丁.赛利格曼

一.   这本书是讲什么的?

节食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吗?戒烟、戒酒能成功吗?你从这本书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是可以改变的,而哪些方面却无法改变,是自己必须接受的。塞利格曼博士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发,帮助你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够改变的特性上,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一条自我提升的最有效途径.

 

二.作者具体说了什么?怎么说?

第一部分识时务,尽人事
1章 什么能改变,什么变不了
分清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和什么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就是真正改变的开始.利用我们宝贵的时间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值得我们去改变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一些自责,多一些自信.这样,我们对于“我们是谁和我们在做什么”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http://s5/mw690/001c4ftdgy6GwYx2guM34&690


 


2章 人定胜天只是传说吗

过去十年的研究都表明人格是能够遗传的.

1.  心理疾病是生理疾病这个说法在麻痹性痴呆者身上得到了证实.

2.  情绪会随药物而改变.情绪只是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在作祟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3.  人格是会遗传的,这种说法已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

 

第二部分如何与坏情绪相处
3章 日夜煎熬的焦虑

什么时候不该焦虑

1.  第一个就是,你的焦虑是不是不可理喻?

2.  考虑失控的第二个指标是麻痹性:焦虑的初衷是促使你采取行动,改变生活.当焦虑达到极致时,它就会麻痹你,让你变得无动于衷.

3.  焦虑的最后一个指标是强度.

 

减少生活中的焦虑

1.  第一个技术是渐进式放松训练.

2.  第二个技术是冥想

3.  偶尔服用少量的酒精和镇定剂可以解燃眉之急.


4章 大难临头的惊恐

惊恐症的诱因:生理方面的因素可以引发惊恐症.

惊恐症的遗传:惊恐症有一定遗传性

惊恐症与大脑:惊恐症患者大脑中处理害怕情绪的神经化学物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异常

药物:目前有药物可以缓解惊恐症

 

认知理论中始终都有一个共同因素——对身体感觉的灾难性的错误诠释.认知理论认为一个人仅仅依靠改变这种错误诠释就可以阻抗由乳酸盐引发的惊恐感.

5章 看似无厘头的恐惧
看似无厘头的恐惧,它遵从的是我们在进化过程中早已准备好的一套的条件反射原理.

 

如果恐惧症只是一个简单的经典条件反射,那它很容易消退.

两种采用消退原理的治疗方法:

1.  系统脱敏法

2.  暴露疗法(满灌疗法)


6章 让人崩溃的不安全感

强迫症:

1.  药物疗法,安娜芬尼(Anafranil

2.  行为疗法:行为主义者认为那些不太能控制自己想法的人很容易患上强迫症.

 

行为疗法就是根据这一理论发展起来的:暴露出来,禁止反应.如果你让患者置身于他最害怕的场景中,并且不许他做出任何仪式化的动作,他刚开始会非常焦虑.如果你一直制止下去,他会发现他臆想中的危险并没有发生.这样,他的那些恐怖的念头就会慢慢减少,直至烟消云散.


7章 黑暗无边的抑郁
抑郁是眼睁睁看着绝望,挫败,失落一步步逼近,自己却无能为力时的情绪反应.

 

应对抑郁的方法:

1.  认识疗法

2.  人际关系疗法

3.  药物

4.  电休克


8章 熊熊燃烧的愤慨

愤怒的成分:

1.  愤怒的第一个成分是思想,一个明白无误的想法:“我被冒犯了”

2.  愤怒的第二个成分是身体的反应

3.  愤怒的第三个成分就是攻击

 

克服愤怒的技巧:DESC

9章 永不消逝的伤痛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1.  重新在体验一次(Reliving

2.  焦虑(Anxiety

3.  麻木(Numbness)

 

应对创伤后心理问题的方法:1.认识行为法 2.抗抑郁剂和抗焦虑剂

第三部分如何善待坏习惯
10章 错综迷离的性与爱
性别认同和性别取向都很深,几乎不能改变.

性偏好和性别角色处于中间层,因此可以改变一些.

性功能障碍是一个表面问题,只要予以恰当的治疗就能改变


11章 无休无止的减肥


12章 让人欲罢不能的酒精

第四部分勇敢改变,坦然接受
13章 童年经历对我们有多大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基因对成人人格有很大的影响,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则很小

14章 接纳或改变的界线在哪里

1.  假设心理状态是早已准备好的或遗传的,以生物学为基础的,那么它就很那被改变,假如心理状态不是早已准备好的,而是一种习惯,它就比较容易改变

2.  第二个主张:潜藏在问题底下的信念月容易被证实,就越难被推翻,也越难去改变

3.  第三个主张:假如问题底下的信念是力量很强的,它就很难改变,假如这个信念较无力,它就很容易改变

 

三.作者讲的有道理吗?还是部分有道理?

作者讲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四.这本书和我有关系吗?

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所以,参考作者的研究,去改变周围的人.


20114.6.30重读读书笔记,本文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发,帮助你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够改变的特性上,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一条自我提升的最有效途径.

将负面的机械式反应转向正面的机械式反应.提升自己的格局,坚持目标而不断调整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