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你好》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 |
我好-你好 [美] Thomas A.Harris
一.
关于“人际相互作用分析”,通过使用“P-A-C”达到“我好-你好”
父母意识是人在早年生活中接收的有关父母或社会的一切言行的记录,是社会文化环境所教的外在训诫,人们头脑中的各种规定即来自于这种意识
儿童意识一般指早期童年生活中看到,听到,感觉到和理解的东西,它包括各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如渺小,无助,依赖,笨拙,被遗弃的感觉以及创造力,求知欲,好奇心等等.
成人意识是一种成熟和理智的所思的意识,它帮助儿童发展现实生活中与父母意识“教给的生活概念”及儿童意识“感觉的生活概念”不同的资料
二.作者具体说了什么?怎么说?
第一章 弗洛伊德、潘菲尔德和伯恩
超我被认为是限制和控制本我(本能的冲动)的力量,而自我则根据“明智的自我利益”单人上述两种的仲裁
脑外科医生的探索
概括起来,有以下结论:
1.
2.
3.
4.
一个基本的科学单位:沟通
相互作用分析是一种方法:用于检查“我对你做些什么,你反过对我做些什么”一类的相互作用,确定在具有多重性质的个体中是哪一部分“出台”
相互作用分析是一种方法,亦用于人们用共同理解的语言来分析这些项目作用,然后从中得到资料并将其系统化
第二章
“父母”、“成人”和“儿童”
“父母”
父亲意识是一大堆装在脑子里的个人在早年获得的毋庸置疑,印象深刻的外部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意识资料都以“怎么做”的方式出现:怎么钉钉子,怎么铺床等.这样做包含了对父母言行的观察而获得的资料的主要部分.这些资料大多是有用的,它使儿童有可能学会自立生活.
“儿童”
外部事件作为我们称作父母意识的资料被记录下来,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记录正在进行.这就是内部事件即儿童对其所见所闻做出的反应.
http://s4/mw690/001c4ftdgy6F8IxXKrFa3&690
10个月大的孩子发现,他能做出一些自己认识到的和自己想干的事情.这种自我实现便是成人意识的开端.
http://s3/mw690/001c4ftdgy6F8IARfouc2&690
对每一个小孩来说,相信谎言比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更安全可靠.在联系不断的内在对话中,父母意识放弃并停止对矛盾冲突地带的深究.因此,“警察是坏蛋”终于成了真理.这叫成人意识的污染.
第三章四种心理地位
每一个儿童,在幼年生活中,常认定“我不好”.提到父母时,其情绪又是“你们好”.长期以来,他极力想了解自己,弄清自己生活的世界.上述结论是他的努力所得到的第一次结果.“我不好-你好”这一主张是孩子一生中最具宿命性的一个决断,它被永久地记录在案,并对他所作的一切发生影响.
我们在人生之初时的经历,虽然不可名状,但却被记录下来,并在目前生活中得以重新播放.
http://s13/mw690/001c4ftdgy6F8IEbJqQ5c&690
我不好-你好
持有这种态度的人依赖他人的施惠,他觉得极力需要抚爱或承认,这是早期肉体抚爱的心理意义.在这种态度里存在希望,因为存有抚爱的来源——你好——即使这种抚爱并非经常不断.
为了维持这种生活态度,人们常采取两种方法:
1.
2.
具备了某种条件,“我不好——你不好”就可能成为某种最早的生活态度,这个态度甚至早于第一个态度.抚爱不足,就会有一个结论.你不好.
我好-你不好
长期被父母虐待,凌辱的孩子(他最初认为他们是好的),会转向第三种生活态度:“我好——你不好”.
我好-你好
“我好——你好”是一种有意识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决定,前三种态度依赖于情感,而第四种态度依赖于思索,依赖于信仰以及行动的保证,前三种生活态度和“为什么”有关,第四种生活态度则与“为什么不……”有关.
我们并不是不知不觉进入一种新的态度的,因为这态度是我们做出的选择.
第四章我们能改变
我们做的每个决定都有三套必须处理的资料:1.父母意识中 2.儿童意识中 3.成人意识中
解放了的“成人”
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的目标是使人能有选择的自由,有随意变化的自由,改变产生的反应和新刺激的自由
什么促使人们改变
有三种因素使人们想要来个变化:
首先,他们吃尽了苦头
其次,使人想要变化的事是那被称之为厌倦或无聊的慢性绝望
第三,使人想要改变的是他们突然发现他们能改变
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
成人意识是行为之所在,希望之所驻,变化可能之所存
第五章相互作用的类型
父母意识线索——形体方面
愁眉,撅嘴,用是指指划,摇头,“惊讶”的样子,用脚打点,双手叉腰,双臂交叉抱在胸前,紧紧握手,发咯咯声,叹气,拍人头
父母意识线索——语言方面
就这一次了,无论如何我也……,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听着,永远记住……,我已经告诉你多少次了?我要是你的话……
儿童意识线索——形体方面
流泪,颤动的嘴唇,撅嘴,发脾气,尖声哀叫,转眼睛,耸肩,眼帘下垂,逗弄,欢快,笑,举手请求说话,扣指甲,扣鼻子,辗转不安,傻笑
儿童意识线索——语言方面
我喜欢,我想要,我将不,我将要,我不在乎,我猜,当我长大的时候,更大的,最大的,更好的,最好的
成人意识线索——形体方面
成人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每三至五秒钟要眨一下眼睛,可以通过其面部,眼睛和身体不断地动作来识别.没有动作就意味着没有听
成人意识线索——语言方面
为什么,什么,哪儿,什么时候,谁,怎么,多少,用什么办法,相对的,真的,假的,很可能的,可能的,不知道,客观的,我想,我明白了,我个人的看法
父母意识——儿童意识型的相互作用
儿童意识——成人意识型的相互作用
成人意识——父母意识型的相互作用
非互补互——交叉的相互作用
如何保持“成人”
概况起来,运用下列方法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成人意识:
1.
2.
3.
4.
5.
6.
第六章我们之间有何不同
偏见:由诸多过时的,未经鉴别的,外部表现为真实的父母意识引起的承认意识的污染.比如“白皮肤比黑皮肤优越”
排斥
除了污染之外,尚有另外一种功能失调,即排斥.排斥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各不相同.
排斥以一种一成不变的,预感式的态度表现出来,这种态度面对任何威胁都不会改变,它会长久持续地保持.稳定的父母意识,成人意识及儿童意识基本上都是源于对每种病状两个互相重合方面的防御性排斥
不会游戏的人
缺乏良知的人
确定一个人是否有父母意识的方法之一是看他是否有羞愧感,懊悔感,难堪感或内疚等.这些存在于儿童意识之中的情感,在父母意识“殴打”儿童意识时便会出现
不起作用的成人意识
躁郁性人格的周期性排斥
躁郁的人格可以被视为这样一种人,他们发展中的成人意识被排斥在早期所建立的父辈的认可和斥责有关的系统之外.
永远的烦恼
有这样一种乏味的人,他的父母意识和儿童意识的记录是那样的枯燥,以致于他本能地在个性上缺乏丰富多彩的原材料,在临床上经常性地表现为不甚明确的意志消沉或者仅仅是厌倦生活
P-A-C内涵的不同
通过了解我们自己的P-A-C,我们不仅逐渐了解了父母意识和儿童意识中有些什么内容,而且还了解了没有什么内容
第七章我们如何使用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的渴望是从希望得到承认的渴望中派生出来的,后者又产生于最初的抚慰的渴望
我们对人际相互作用进行观察后,归纳出了6种使用时间的方式,它包括了所有的相互作用:
1.
2.
3.
4.
5.
6.
第八章
P-A-C和婚姻
当不满开始出现,儿童意识便控制了一方或夫妻双方,整个婚姻便趋于毁灭
目标的建立
成年意识检查家庭的现实情况可以衡量一定程度的占有获得是否相等的价值(称为快乐),商店账单,或者从其它方面支出的钱是否妥当.
第九章
P-A-C模式和儿童
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如果父母不喜欢他们孩子的所作所为,要改变这种状态并不单是孩子的责任.
从何处着手
最理想的是从头开始.相互作用分析最有效的应用之一是对怀孕父母的教育.
父母亲必须对自己不好的儿童意识保持高度敏感,尤其是母亲更要这样,因为她是孩子早年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人
唯有通过成人意识,孩子才能学会更有效的生活方式,这是很容易明白的事.示范什么是成人意识,比定义成人意识的效果要大得多.
学龄儿童
当5岁的孩子雄赳赳地去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他已拥有了大约25000小时的双重磁带记录.一种是父母意识,另外一种是儿童意识.
前青春期少年的治疗
前青春期是青春期的荷尔蒙和征兆出现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个时期常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趋复杂.这个时期,孩子从学校和社会接触到许多新奇的概念,发明了新的行动来玩小时候的游戏,他们所说的游戏令家长目瞪口呆,近乎发疯,严重的甚至需要就医.
人们养儿育女也不在于他“要”孩子变成什么,而在于他——父母本身——是什么.正是在父母的这种“开诚布公”之中,孩子才开始看到摆脱自己以前持有的不好的生活态度的出路.
被收养的儿童
被摧惨的孩子
把P-A-C教给智力迟钝者
第十章
P-A-C模式和青少年
在青少年时期这个困惑多乱的年代,青少年们对忧心忡忡的父母的忠告有时置若罔闻,但却渴望听到,感受到妈妈,爸爸的爱与关心.
少年们的童心也问着同样的问题,只是没有同样的话罢了.对此问题敏感的父母们,以爱,关心,自我克制与尊重的实际行动来不断证明我们担心的是你们的父母们最终发现,这些年月带来的报偿与奇迹是他们远远不曾料想到的.
第十一章何时需要治疗
在初期,相互作用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数学方法问题,旨在确定一些特定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父母意识,成人意识及儿童意识在现在的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作用.
诊断
归根结底,只有确实了如指掌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使真理模糊的词语必须抛弃,代之以简单明了,准确无误,直截了当的词句,能够说明病症的真理,大多是使我们放心的真理.
为什么要进行小组治疗?
病人在小组里所说的每件事都有小组其他成员在一旁耳闻目睹着——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回答,每一个相互作用.父母意识在相互作用中暴露自己微妙,复杂的方法应让旁人鉴别,学习.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对儿童意识的威胁应首先从一般意义上清楚地被认识,然后,小组里每一儿童意识的特别处,与众不同点叶应被了解.
第十二章 P-A-C模式和道德价值观
现实是我们最重要的治疗工具.通过研究历史,观察人所得的现实也是我们用以建立一个健全的道德体系的工具.
何谓合理的道德标准
这一章的中心问题是:能否使“应该”和“应当”成为成人意识的代码?
道德价值可能具有普遍性吗?
我们用什么来衡量谁是谁非呢?
人的价值
人是重要的
“我重要,你也重要”
唯有我们的成人意识才能做出选择,这样说:“我重要,你也重要”父母意识与儿童意识因受限制而不能.前者(父母意识)只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学习,观察.后者(儿童意识)只是感受,领悟.
“此路不通”
最初的游戏是原罪
P-A-C与宗教
什么是宗教经验
宗教经验是怎样一种感受
正确看待人
最有助于强化成人意识使之能完成鉴别父母意识资料这一工作的方法之一:是后退一步,以获得更深远的前景,更广阔的视野.
什么是现实疗法
第十三章 P-A-C的社会意义
我们能理性到何种程度?
年轻的一代有所不同吗?
国际关系相互作用分析
胜利者与失败者
三.作者讲的有道理吗?还是部分有道理?
作者关于 P-A-C 父母意识,儿童意识,成人意识将的非常有道理
四.这本书和我有关系吗?
我有父母意识,儿童意识,成人意识,当他们出现的时候.知道自己处于那个意识很重要,影响着当下的选择.
2014.4.5重读《我好,你好》通过自我认知,父母意识,儿童意识,成人意识.来改进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我好,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