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村落--水峪村水少石头多

分类: 中国古村镇 |
http://s11/mw690/001c3Z6szy7cLSstXCO2a&690
水峪村距北京城区80公里,可以说地处偏僻,如果不是这些年旅游业发展,这个偏远的山村还会继续藏在深闺,正因为她的偏远闭塞,也让水峪村成为北京为数不多的几个文化古村落之一。水峪村的村名肯定与水有关,网上查询介绍说:水峪村水量充沛,有多眼水井,四季有水。于是在一场雨后,我们来到了水峪村。
http://s15/mw690/001c3Z6szy7cLSvDsVo0e&690
水峪村的居民住宅依地势分布在东西两个山坡上,房屋多为石砌。北方多年的干旱让以水为名的水峪村也几近干涸。
http://s7/mw690/001c3Z6szy7cLSxP3fg36&690
石头是村里建筑的主要材料。与北方大部分山区几乎相同。
http://s11/mw690/001c3Z6szy7cLSzBPAKba&690
老屋几乎都由石头垒砌,而且这些石头好像都没有经过多少打磨以原石的面貌盖成房屋,随经百年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知那些刚盖好就塌陷的钢筋水泥大楼、桥梁情何以堪。
http://s2/mw690/001c3Z6szy7cLSyM6cNd1&690
盖房用的石头大小随意,并不刻意挑选,好像搬来放上就行,而粘合用的材料就是黄土,真正的就地取材。
http://s12/mw690/001c3Z6szy7cLSHOVl11b&690
砌墙用石头,屋顶用石片,石片就需要打磨了,毕竟是屋顶,防雨最重要。
http://s7/mw690/001c3Z6szy7cLSBpkns86&690
石片还可以作画,这是村里留存不多的石画,非常珍贵。
http://s7/mw690/001c3Z6szy7cLSDVTF476&690
这是村里文化人的宅院,石板路两侧摆放的石板是写字用的,不过这些字不是刻上去的,都是粉笔写的,好像学校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一样。
http://s5/mw690/001c3Z6szy7cLSFp2CM34&690
村名将石板充分利用,既可以当栅栏,又可以晾晒墩布。
http://s15/mw690/001c3Z6szy7cLSNj1tc8e&690
这是一处废弃的院落大门,两扇门写满自创的诗句。
http://s14/mw690/001c3Z6szy7cLSGqQsB8d&690
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翚飞”二字,翚飞出自《诗经*小雅》,是雉鸟展翅飞翔的意思,后中国建筑中“飞檐”的形式称为“翚式飞”。不知这块石碑的意义是哪一种。
http://s13/mw690/001c3Z6szy7cLSWkxGYec&690
不用石头垒砌的墙面被岁月打磨后,斑驳的花纹犹如地图。
http://s13/mw690/001c3Z6szy7cLSKwo5m8c&690
既然石头是最方便也是最廉价的建筑材料,铺路也就成为首选,这是比较整齐的一段石头老路。
http://s10/mw690/001c3Z6szy7cLSJcPwZ39&690
这段石板路由于少人行走几近淹没。
http://s12/mw690/001c3Z6szy7cLSQYGSL4b&690
瓮楼是水峪村的主要建筑,村东西的主要通道各有一座。
http://s9/mw690/001c3Z6szy7cLSSmqzCb8&690
村里最有价值的建筑是这座杨家大院,现在破败的摇摇欲坠。
http://s4/mw690/001c3Z6szy7cLSU7J3td3&690
几年前来这里时,院内还有两位90多岁的老人住在这里,现在院子已成危房,老人不知搬到哪里居住了,但大黄狗不愿离去,每天坚守在这里等待主人回来。
http://s16/mw690/001c3Z6szy7cLSXXrQzff&690
村里开了不少农家院接待游客食宿,旅游也是改变村民生活状态的项目之一。
http://s8/mw690/001c3Z6szy7cLSYCQfl17&690
村里带有精美木刻的大门不多,这个“雀替”是原装老物件,里面的壁画好像是近年更换的。
http://s7/mw690/001c3Z6szy7cLT1Ne2W56&690
http://s4/mw690/001c3Z6szy7cLT4nGGD63&690
与干涸的河道相邻的是这棵已经干枯了一半的古槐。
http://s10/mw690/001c3Z6szy7cLT6WNhT89&690
被村民放弃的家园,命运还不如古槐和古河道。
http://s4/mw690/001c3Z6szy7cLT7J21l43&690
曾经辉煌的大门,只能独守苍凉。
http://s11/mw690/001c3Z6szy7cLT8Uiee5a&690
通往后山的小路,难觅人影,只有时光的光影投映在斑驳的墙壁上。
http://s12/mw690/001c3Z6szy7cLT9SSSfbb&690
水峪村以石碾著称,据说村里星罗棋布着128盘石磨,我没数,但没感觉有那么多。
http://s9/mw690/001c3Z6szy7cLTfxPkc78&690
为了方便游客观赏、拍照,村里建了多座观景台。
http://s13/mw690/001c3Z6szy7cLTgyW0kcc&690
准备离开时,一个画院的画家们来这里写生创作。我注意观察了一下,他们并不是立即作画,而是先四处游走参观,然后在各自找寻自己需要的角度支上画板创作。
雨过天晴的水峪村,从这个角度好像看到了当年生产队的影子,高音喇叭里传出:社员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