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语文阶段教学任务

(2015-10-13 16:25:05)
标签:

教育

分类: 文章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三个年级各自独立,没有以《中考学科说明》为引领,所以也就不能做到初中三年教学上的统筹安排、有所侧重。结果就是七八年级欠账太多,导致九年级教学和备考任务繁杂且效益低下。为做到语文教学三年中的任务分解,体现整体语文教学,特嘱托张素英老师总结制订了各年级各学期的《阶段教学任务》及《作文训练阶段目标》,两项内容完成于2014年。虽是一家之言,但至少表明张老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和敢于实践的精神。目前语文教师在工作中缺少的就是自我和敬业,以及自我提高的意愿吧!
现分两次发布,但愿能有些积极作用。

初中语文阶段教学任务(综合)(简洁版)

七年级上册

一.生字词

二.文学常识

1.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相关知识,能说出故事名字及其出处。

2.了解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3.掌握以下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1)安徒生  格林兄弟  欧·亨利

2)孔子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勃  李商隐  杜牧  吴均  温庭筠 

王安石  彭端书

3)鲁迅  老舍  朱自清  林海音  史铁生

4.掌握以下文学典籍:《列子》《论语》

三.名著阅读

1.必读名著:《童年》《繁星》《春水》

    要求:按照中考要求通读原作:掌握作者及其相关知识;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主要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能对作品做出评价,谈出自己的阅读心得等。

2. 建议阅读书目:《哈利·波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论语》《列子》《城南旧事》《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史铁生、梁衡、培根、田晓菲的作品选

要求:(1)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读;

2)了解一些经典寓言及童话的出处;

3)了解重要作家的一些代表作。

四.标点符号

重点: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双引号,句号。

要求: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及一些特殊用法。

 

五.修改病句

重点: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用词不当。

 

六.词语运用

重点:成语、近义词、形似词等;

要求:能熟练运用词语;能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或分析其作用等。

 

七.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本学期重点:组织策划语文活动(见第二单元综合活动);搜集整理农谚(见第四单元综合活动);争当“故事大王” (见第五单元综合活动)。

主要考点:

1.熟悉各种常见语文活动形式;

2.能拟写简单的活动方案、计划等;

3.会拟定活动的主题词,会写宣传语等;

4.会写活动的开场白、过渡语和结束语;

5.掌握一般日常交往(如打电话、转述、探望病人、鼓励、劝说等)应注意的事项。

 

八.应用文:掌握请假条、借条等的写法。

 

九.诗词赏析

(一)要求: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作品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

6.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重点篇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岳》《钱塘湖春行》《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飞来峰》《泊秦淮》

 

十.文言文阅读

(一)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常见虚词共十四个: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本学期重点掌握四个:之、其、而、则。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7.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重点篇目:

1.中考篇目:《与朱元思书》《论语》十则

2.本册书重点篇目:《童稚记趣》《为学》

(三)建议:

补充一定数量的课外文言文片段,以简短、易懂、故事性强的小短文为主,如本册书涉及到的重要古代作家的相关故事等。

 

十一.议论文(七上后半学期)

要求:

1.论点:会判断、归纳总结论点;

2.论据:明确论据的分类及其作用;会补写论据;

3.论证:掌握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能判断某些句、段之间的关系;能阐述某些词、句、段之间的位置不能互换的理由;

5. 理解议论文以故事、社会现象等开头的作用;

6. 能明确代词指代的内容;

7. 能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8. 能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9.能就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

 

十二.记叙文

(一)文体知识:童话,小说,诗歌,散文。

(二)要求:

1.能概括记叙文的要素。

2.能理清线索。

3.理解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4.了解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这五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5.理解并会运用人物描写方法,理解其作用。

6.能对重点词语或句子进行赏析。

7.能概括人物形象。

8.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9.能理清故事情节。

10.能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11.能理解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12.能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13.能理解代词指代的内容。

14.能联系上下文进行补写,如补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开头结尾等。

15.能就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并能做出解答。

 

十三.写作

1.初步了解常见出题类型。

2.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做到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3.能写简单的议论文。

 

七年级第二学期

一.生字词

 

二.文学常识

掌握下列作家作品:

陶渊明、陆游、辛弃疾、孟浩然、王维、崔颢、刘禹锡、常建、范仲淹、晏殊。

 

三.名著阅读(要求同七年级上)

1.必读篇目:《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

2.建议阅读篇目:《红旗谱》(梁斌);《昆虫记》(法布尔);《水经注》(郦道元)《虞初新志》(涨潮)。

3.铁凝、池田大作、周建人、竺可桢、贾平凹等人的作品选。

4.增加20篇左右文言短篇阅读。

 

四.标点符号

重点:问号、感叹号、间隔号、着重号。

要求:同七年级上

 

五.修改病句

重点:结构混乱、表意不明、逻辑错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六.查字典词典

掌握查字典的基本方法;掌握查字典、词典的相关常识;能按照音序或笔画总数给汉字排序,能结合语境解释某字词的含义等。

 

七.修辞

1.掌握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复、反问、设问)及其作用。

2.写作中能恰当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八.仿写

能恰当正确的仿写句子。

 

九.词语运用

重点:成语、近义词、形似词,俗语、歇后语等

要求:同前

 

十.应用文

掌握通知、启事、公约这三种应用文的书写格式并能正确运用。

 

一.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重点:我谈流行歌曲(第二单元);关于长城(第三单元);民风民俗大家谈(第四单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神奇(第五单元)。

新增考点:

1.会分析图表题,掌握图表题的答题技巧;

2.掌握辩论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3.掌握情境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4.掌握采访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5.掌握介绍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6.能就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或发表看法等。

 

十二.诗词赏析

要求同前。

篇目:《游山西村》《使至塞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饮酒》《渔家傲·秋思》《浣溪沙》(晏殊)

 

十三.文言文阅读(要求同前)

(一)要求:

新增:重点掌握四个文言虚词:乃、虽、为、与

(二)重点篇目:

1.中考篇目:《桃花源记》《三峡》《口技》

2.本册书重点篇目:《唐雎不辱使命》《荔枝图序》《大铁锤传》

(三)建议:增加一定数量的文言小短文。

 

十四.说明文

1.了解说明文的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为实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语言特点分为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2.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

3.掌握六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会判断,会分析其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4.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生动性。

5.能判断词、句、段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能阐明理由。

6.能判断说明对象并能概括其主要特征。

7.能概括主要内容并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8. 能理解某些段落的作用。

9.掌握以故事、实验等方式开头的作用。

10. 理解代词指代的内容。

11. 能就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

 

十五.记叙文:要求同前。

 

十六.写作

在七年级要求的基础上,学会能多种写作手法来写,立意新颖、有深度;学会修改文章。

 

八年级第一学期

一.生字词

 

二.文学常识

掌握以下重点作家作品:余光中、欧阳修、曾巩、龚自珍、茨威格、张抗抗、沈括、秦观、海明威、张若虚、李商隐、柳宗元等。

 

三.名著阅读

1.必读名著:《鲁滨孙漂流记》《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

2.建议阅读篇目:《梦溪笔谈》《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老人与海》

3.席慕容、余光中、汪曾祺、王蒙、季羡林、宗璞、契诃夫、茨威格的作品选。

 

四.标点符号

重点: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六.对联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能宽对对联。

 

七.语法常识

掌握短语结构类型

 

八.词语运用

重点:成语、近义词、形似词,关联词、谦辞敬辞,新生词(如网络用语等)等

要求:同前

 

九.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重点:看家乡,说变化(第一单元);龙与中华文化(第二单元);搜集编写对联(第三单元);幽默的艺术(第六单元)。

新增考点:

1.会拟短信、写微博、跟帖等;

2.能拟写比较复杂的活动方案、计划等;

3.会拟写主题词;会写宣传语及广告语等,并能做出赏析;

4.能就某事件提出问题及解决建议等,能谈自己的感受、想法或观点等;

5.掌握漫画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十.诗词赏析(要求同前)

中考篇目:《己亥杂诗》《过零丁洋》《沁园春·雪》《无题》

 

十一.文言文阅读(要求同前)

(一)新增:

1.掌握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规则。

2.重点掌握六个文言虚词:以、者、然、于、乎、且。

(二)重点篇目:

1.中考篇目:《醉翁亭记》 (建议:把《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挪到这学期)

2.本册书重点:《墨池记》《活板》《短文两篇》

(三)建议:增加适当数量的课外文言小短文。

 

十二.议论文(要求同前)

新增:

1.论点:会阐述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2.论据:会判断某材料能否作为文章的论据。

3.论证:会阐述文章是怎样证明论点的;能理清论证思路。

4. 能理解特殊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5. 理解议论文题目的作用。

6. 理解议论文结尾的作用。

7. 理解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严密性、简洁性等。

 

十三.说明文(要求同前)

新增:

1. 能理解说明文题目的作用,能拟题目。

2. 能理解特殊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3.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十四.记叙文

新增:

1.理解环境描写(主要是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题目的含义及其作用,会拟写题目。

3. 能评价文章的语言特点。

4.理解特殊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5.能判断主人公并能说明理由。

6.理解记叙人称及其作用。

7.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或作用。

8.能理解文章所用的写作手法。

9.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能做出恰当的评价。

 

十五.写作

 

八年级第二学期

一.生字词

 

二.文学常识

掌握以下重要作家及其作品:海伦·凯勒、宋濂、刘义庆、李宝嘉、莫泊桑、塞万提斯、贾岛、孟子、周敦颐、刘白羽、司马迁、刘向(《战国策》)、都德、孙犁、李清照

 

三.名著阅读

重点:《名人传》

建议阅读:《世说新语》《官场现形记》《堂吉诃德》《孟子》《三国演义》《史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刘白羽、壶井荣、孙犁、茹志娟的作品选。

 

四.应用文

掌握倡议书、申请书、介绍信、证明信的书写格式并能正确运用。

 

五.语法知识

会划分句子成分

 

六.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重点:走出家乡,放飞自己(第一单元);关于孟子(第三单元);美在我身边(第四单元);关注家乡的自然灾害(第六单元)

新增考点:

1.掌握图片题的答题技巧;

2.会写解说词、导游词、颁奖词等。

 

七.文言文阅读(要求同前)

新增:

1.全面掌握十四个虚词的具体用法;

2.补充一定数量的课外文言小短文。

 

其余的要求都同前。

 

九年级第一学期

一.生字词

二.文学常识

掌握以下作家及其作品:泰戈尔、诸葛亮、陈寿、雨果、萧红、范晔、岑参、袁宏道、姚鼐、张岱、李汝珍、儒勒·凡尔纳、斯威夫特、王湾、袁枚、马致远、张养浩。

 

三.名著阅读

建议阅读:《泰戈尔诗选》《镜花缘》《海底两万里》《诗经》《左传》

 

四.语法知识

了解复句知识

 

五.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重点:再造“绿色家园”(第二单元);山水文化、民俗文化、楹联文化(第四单元);昨天、今天、明天(第五单元);家乡风俗论坛(第六单元)

 

其余同七八年级

 

九年级第二学期

一.生字词

二.文学常识

1.掌握以下重要作家及其作品:曹雪芹、曹操、龚自珍、李贺、傅雷、方苞。

2.掌握戏剧知识

三.名著阅读

建议阅读:《红楼梦》;莎士比亚作品,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傅雷家书》

四.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重点:在书海中遨游(第四单元);留在记忆都是情(第五单元);友谊的颂歌(第六单元)。

新增考点:掌握新闻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其余同七八年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