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巩《北归三首》诗注释(万安飞注释)

(2018-11-14 08:08:55)
标签:

曾巩

万安飞

北归三首


北归三首时召判太常[1]

终日思归今日归,着鞭鞭马尚嫌迟[2]。曲台殿里官虽冷[3],须胜天涯海角时[4]

拜捧恩书喜满颜
[5],马蹄遥望斗杓还[6]。从今步步行平地[7],出得千山与万山[8]

江海多年似转蓬
[9],白头归拜未央宫[10]。堵墙学士惊相问[11],何处尘埃瘦老翁[12]

【编年】
        作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九月,时年曾巩六十岁,召判太常。《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一》 :“度支员外郎、直龙图阁、权知福州曾巩判太常寺,未至,改知明州。十月三日改明州,今附见。”回京途中,曾巩写下了《北归三首》。第一首写作者归心似箭的情状,通过“终日思归今日归,着鞭鞭马尚嫌迟”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二首写作者的心愿。“从今步步行平地,出得千山与万山”,既是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小结,又是对今后仕途的祝愿,充满乐观情绪;第三首写作者的想象,“堵墙学士惊相问,何处尘埃瘦老翁?"从忖度同僚的惊讶情态中,为自己的侥幸得归深感庆幸。三诗选取不同角度,抒写出作者多年羁游外地、一旦回朝的喜悦情怀,感情流露直率、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笺注】
         [1]太常:官名。秦置奉常,汉景帝六年更名太常,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历代因之,则为专掌祭祀礼乐之官。北魏称太常卿,北齐称太常寺卿,北周称大宗伯,隋至清皆称太常寺卿。
       [2]着鞭:驱马加鞭。《世说新语•赏誉》“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箸鞭耳!’”《晋书•刘琨传》作“著鞭”。
      [3]曲台:秦汉宫殿名。《汉书•邹阳传》:“臣闻秦倚曲臺之宫。”颜师古注引应劭曰:“秦皇帝所治处也,若汉家未央宫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览曲臺之央央。”李善注:“《三辅黄图》曰:未央东有曲臺殿。”汉时作天子射宫,又立为署,置太常博士弟子。为著记校书之处。《汉书•儒林传•孟卿》:“ 仓 (后仓)説《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臺记》。”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在曲臺校书著记,因以为名。”后亦以指著述校书。南朝•梁•沈约《〈梁武帝集〉序》:“篤志经术,究淹中之雅音,尽曲臺之奥义。”此指曾巩要去任职的地方。官虽冷:犹言冷官。旧指地位不重要、事务不忙的官。唐•张籍《早春闲游》诗:“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 
      [4]天涯海角:指极偏远的地方。唐•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盖俗谈也。”
      [5]恩书:谓帝王颁发的升官、赦罪之类的诏书。宋•陆游《转太中大夫谢表》:“信史奏篇,获纪两朝之盛;恩书驰驛,躐躋四品之崇。”
      [6]遥望:往远处看。《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之一:“步登北芒坂,遥望洛阳山。”唐•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斗杓:即斗柄。《淮南子•天文训》:“斗杓为小岁。”高诱注:“斗,第五至第七为杓。”宋•王安石《作翰林时》诗:“欲知四海春多少,先向天边问斗杓。”元•元淮《立春日赏红梅之作》诗:“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纔消。”
      [7]步步:一步一步;每步。南朝•宋•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旌委鬱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唐•李商隐《南朝》诗:“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平地:平坦的地面。《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史记•吴王濞列传》:“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
     [8]千山:极言山多。唐•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宋•王安石《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9]江海:泛指四方各地。《后汉书•蔡邕传》:“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吴会。”唐•杜甫《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苏,干戈暂止。”此指任职各地。曾巩先后任职齐、襄、洪、福、明、亳、沧七州。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后汉书•舆服志》:“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文选•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颻随长风。”李善注引《说苑》:“鲁哀公曰:秋蓬恶其本根,美其枝叶,秋风一起,根本拔矣。”唐•岑参《送祁乐归河东》诗:“鸟且不敢飞,子行如转蓬。”
      [10]白头:白发。形容年老。《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 秦韩之交。”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意志何时,復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宋•曾巩《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况臣母子,各已白头,兄弟二人,皆任远地。”未央宫: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隅。汉高帝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 新莽末毁。东汉末董卓复葺未央殿。唐未央宫在禁苑中,至唐末毁。《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三辅黄图•汉宫》:“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五十丈,高三十五丈。”唐•张说《和丽妃神道碑铭》:“此皆圣主之曲成,贤妃之本志,何必云阳山下,别赴通灵之臺;未央宫中,虚立致神之帐。”此代指朝廷。
      [11]堵墙:唐•杜甫《莫相疑行》:“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此谓围观者密集众多,排列如墙。后多用以为典实。宋•苏轼《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明•邵璨《香囊记•讲学》:“志气凌霄,才思殊英爽。笔阵生风战堵墙。”学士:官名。南北朝以后,以学士为司文学撰述之官。唐代翰林学士亦本为文学侍从之臣,因接近皇帝,往往参预机要。宋代始设专职,其地位职掌与唐代略同。明代设翰林院学士及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学士遂专为词臣之荣衔。清代改翰林院学士为掌院学士,馀如故。清末期内阁、典礼院亦置学士。相问:互相询问、打听。
       [12]尘埃:犹尘俗。《淮南子•俶真训》:“芒然仿佯於尘埃之外,而消摇於无事之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老翁:年老的男子。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唐•李颀《野老曝背》诗:“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