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设计】第二册第3课 中文标点不可少

(2017-04-10 09:57:35)
标签: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标点

输入

分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文标点不可少》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2课内容(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四版)。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学会组合键的使用。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对于电脑的运用已较熟练,但对于文字的处理方法仅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步,会而不精,懂而不熟,没有较踏实的态度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其重要性,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另外,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已了解了标点符号的运用及意义,有了认知基础,因此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操作技能上。可以利用学科之间的整合,利用知识迁移来让学生通过电脑输入标点促进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化。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技能性目标】

1学会使用键盘输入常用的中文标点符号;

2学会使用软键盘输入一些其他符号。

【情感性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体验成就感。

教学重点:

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中/英文标点符号输入的切换方法;

2会使用“软键盘”输入更多的符号。

设计思想:

1情境创设。教学中我力图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我将新教材里出现的两个鼠标宝宝命名为“咪尼”和“咪宝”,通过这两个卡通形象的对话和活动将本课的学习任务紧密地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喜学乐学,在“咪尼”、“咪宝”的陪伴下主动探究新知。

2教法学法。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和演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学新知,巩固技能;在重难点教学上,我运用课件形象地演示键位组合和操作步骤,使学生容易观察,便于理解。

3练习设计。本课的练习设计迁移融合了语文、英语学科知识,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更体现了其人文性、创新性。

 

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激趣

引入

(PPT出示故事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瞧:放学回到家的咪尼和咪宝发现桌子上有一块大蛋糕,旁边还有妈妈留下的字条,看完留言条后咪宝开心地说:“哈哈,妈妈说蛋糕是给我吃的。”咪尼却摇了摇头说:“不对,妈妈明明说蛋糕不能给你吃。”咦?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同一张留言条会引出不同的理解呢?(缺少标点符号)

师:你们能试着给这张留言条添上标点符号吗?

请学生上来用不同方法给句子添加标点,读句子,感受句子不同的意思。

师:看来咪尼咪宝的说法都没有错,究竟能不能吃蛋糕,只有等妈妈回来才能知道了。同学们,像这样的情景我们生活里、学习中也经常会发生,因为忘记加标点惹出的麻烦不算少,别看标点符号身材短小,它们的作用可不小。(板书课题:标点符号不能少)

齐读课题

 

 

 

 

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上黑板演示给句子添加标点。

 

 

 

 

 

由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合语文知识,认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让学生对电脑学习产生动力。

 

 

 

 

 

揭示课题,体现标点符号的工具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