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筹划的微观与宏观效应分析
(2009-08-14 20:14:36)
标签:
经济纳税筹划税收税法微观 |
分类: 税收理论 |
企业纳税筹划微观与宏观效应分析
企业纳税筹划的作用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分析。
一.微观分析
从微观而言,纳税筹划对企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优化资源,提高获利能力。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或年度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本质使然。要实现该目标,就得合理组织企业设立、融资、投资、采购、销售、经营成果的分配以及产权重组等经济活动,优化各项经济资源效率。企业年度利润总额等于总收入减总成本,即在总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总成本越小,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就越大,而其年度总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内在成本,即生产成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二是外在成本,即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税法规定,强制、无偿地对企业征收的税收。减少内在成本可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减少外在成本同样可以提高企业获利水平。企业纳税筹划涉及到对其一切经济活动的流程再造,在不影响其广开财源的前提下,节约其税收成本支出,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与运作,有效的纳税筹划是完全可以优化组合各项资源、降低外在成本、提高获利能力。
2.促进财务基础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纳税筹划的有效性要靠规范的财务会计资料加以反映,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核算资料与过程;其次,纳税筹划活动有利于促进企业精打细算、节约支出、减少浪费、提高经营管理及财务核算水平;最后,纳税筹划的实施可以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学习掌握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锻炼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
3.增强纳税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企业纳税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人员因不能全面、及时掌握税收法规,从而失去了运用该税收法规的最佳时机,引致机会成本,造成了经济损失;二是企业管理人员因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税收法规,涉税处理不当而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造成了经济及名誉损失;三是企业管理人员因不懂得充分运用国内外业已存在的税收政策的技巧,造成了经济损失。实施有效纳税筹划的前提是:财务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地学法,具有正确运用国内外税收政策的能力。这无形中会增强企业纳税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4.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纳税筹划可以优化企业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其产品或服务无论品质还是价格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税收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实际上是接受与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当纳税人依据税法中各项优惠政策进行投资、筹资、企业改制、产品结构调整时,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客观上却使自己的生产、消费活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方向,逐步走向了优化生产及产品结构的道路。由此可见,纳税筹划愈周密,国家税收调控愈到位,政策所要达到的宏观意图就越容易实现,这也是经济学上一直强调的宏观政策的微观基础,可以想象,一个政府出台了相应的调控政策,如果经济人对其政策持不敏感的态度,该项政策不可能取得相应的政策效果,因此,纳税筹划从长期角度来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要远远大于纳税人所获得的当期税收收益。
2.有利于完善税收制度
企业纳税筹划活动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基于税收法律的内在缺陷,于是对现行税法不完善性、不成熟性地方构成了挑战,同时也形成了纳税人对国家税法及有关税收经济政策的积极的信息反馈渠道,是对政府政策导向的正确性、有效性的一个检验,也是一个国家税收制度今后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纳税筹划的开展从另一个侧面指出了税法不完善之处及税制改革的方向。根据这些信息,国家可以改进有关税收政策和完善现行税法,从而促使税制建设向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3.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长期、持续增长
从短期来看,企业纳税筹划可以使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从而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下降。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国家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效益的提高而同步增长,这也是符合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主流观念。
4.有利于增加税收征管的透明度,促进税务管理当局改善其公共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凡推行纳税筹划的企业,都是纳税意识较强的企业,通过纳税筹划活动,无形中宣传了税法的同时,也突出了税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增强了税收征管的透明度。同时,由于一个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复杂性,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往往需要借助于第三方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的介入,形成了对企业和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使双方能明智地采取合作态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恪守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促进了税法公开、公正地执行,使与税收相关的各方都在以税收为经济的纽带中完善其公共职能,如:税收机关做到应收尽收,依法征税;财政部门努力提高纳税人所让渡的税款使用效率;国家审计部门监督好税款的使用方向与使用效率;纳税人做依法纳税,不缴冤枉税,不缴人情税,做到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该缴的税收一分不少,不该的税一分不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