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 星期一 强化的原则与技巧
(2011-07-19 18:45:32)
标签:
育儿 |
分类: ABA短期培训(十天) |
什么是强化?
强化的意义:ABA方法体系中的重要概念,DTT回合中的表现结果的环节,体现了行为训练的基本理念(交往的愉快感)。正确理解强化的原则,熟练掌握强化的技巧,是训练有效的关键。
强化的概念:针对孩子的反应而预设的反应,使孩子能够再次出现此反应。
指令(刺激)à(孩子)反应à结果(强化)à停顿
强化的原理
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这个行为指孩子的反应)
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这个行为是老师的反应)
从而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被加强了(这个人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从事这个行为)
某种行为:
强化的种类:
根据强化动力来源分为:1、外在强化:来自孩子以外的奖励性刺激,如夸奖、食物等。
五、强化的方式:
强化的意义:帮助孩子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促进正确行为的增长。
及时夸张:及时,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我们要紧跟着做出反应,不要等停5秒或十秒钟后再反应,因为这个时间,孩子可能会出现其他的反应,那么你在强化,孩子就不能区分你强化的是哪个反应,及时就是要让孩子对指令和反应建立联系,防止错误行为的发生。夸张,适用于训练初期,等孩子有了强化的概念后,要把夸张的表情或动作趋于正常。
判断准确(行为、强化物):判断行为是否正确,强化物是否适合孩子,是否对孩子能起到强化的作用。
创造机会:多创造给孩子强化的机会,不如增加辅助,降低目标等。
契约兑现(没有附加条件)和孩子之间约定好的一定要兑现,比如:孩子正在玩玩具,上课了老师要收回玩具,但孩子不想给,老师说,先给老师,上完课在给你,那么下课后就一定要把玩具给孩子。给孩子玩具时,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
避免贿赂:孩子正确反应发生后给予的是强化,孩子在正确反应发生前得到强化就是贿赂,还有在孩子有情绪时,给孩子承诺,(比如说,看妈妈这都是好吃的,你快点做,做完妈妈就给你好吃的。)就是讲条件,就是贿赂。
坚持原则:在孩子有了正确反应之后才能有奖励,如果孩子在作反应的过程中有情绪了,等孩子自己平静了,这时也不能奖励,我们强化的是正确的行为,必须是孩子做出正确反映后才能得到奖励。(要温柔的坚持)
持之以恒:
说明原因:说明孩子为什么得到了奖励,可以使孩子把强化物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
强化物:
1、强化物的概念:在DTT的操作中用来对孩子的正确反应进行奖励的物品或活动。其特点是多样性,即凡是对孩子能起到鼓励性作用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强化物。
强化物的选择:
应考虑的方面有:(1)是否是有效的,即“有效性”(适合孩子的)
学习造成影响的)
相信你最知道如何使
孩子开心;关键是
用对了时机,还要多费
“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