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雨培训记录62 连环法 ——樊庆伟
(2010-04-12 22:44:07)
标签:
衣服领子步骤胳膊樊庆伟教育 |
分类: ABA培训分享 |
1、
2、
3、
4、
A、前进连环法:举例——(练习穿衣服)
对孩子发出指令“穿衣服”,然后使用辅助及塑造法教孩子将衣服穿好。对正确的表现给予奖励并辅助和奖励孩子完成整个行为链。
当孩子能够独立铺好衣服(无需辅助)时,再发出一次指令,“穿衣服”,并等待着孩子完成第一个行为(将衣服铺好)。然后运用辅助和塑造技巧教他第二个步骤,拿住衣服的领子。对正确的表现给予强化(完成两个步骤)。
当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两个步骤(按照顺序,无需辅助),再发出一次指令,“穿衣服”直到他依序完成前两个动作。然后采用辅助和塑造法教他第三步骤。按照这一顺序进行下去直至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全部所需的动作。
“穿衣服”的单元行为(目标分解):
1、
2、
3、
4、
5、 |
B、 后退连环法举例——(练习穿衣服):
“穿衣服”所具有的单元动作(行为):
1、
2、
3、
4、
5、 |
樊老师给我们讲到连环法是解决大的目标的方法,他给我们详解了四个字:
1、
2、
3、
4、
5、
今天晚上的作业是什么样的课题适合用前进连环法和后退连环法?
刚才在整理培训内容时突然想到,使用前进连环法的话需要孩子对这个课题有一定的兴趣和初步掌握的能力,这样可以一步一步的通过塑造技巧强化或辅助孩子独立完成。比如说:孩子们想玩什么时,想吃什么时,发现孩子有动机逐渐塑造,我所理解的是前进连环法是建立在孩子一定能力基础之上或是兴趣之上。如果只是重复性和泛泛的教,可能后退连环法就比较不错,可以在这个课题中发现孩子对那个目标行为掌握了,慢慢的脱离辅助。比如说:我们帮他穿衣服,孩子会自己拉拉链了,我们就让他自己拉,逐渐的可以让孩子脱离我们对好拉链的辅助。慢慢再让孩子伸胳膊穿衣服,有的孩子因为后面会自己做了,反而会增加主动的能力。
在很多时候感觉前进和后退连环法还是有互补的作用的。理解不透彻,还需要再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