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仰
刘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663
  • 关注人气:242,7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球星教授打人骂人

(2008-03-01 01:24:42)
标签:

季广茂

王治郅

名人

丑闻

杂谈

分类: 杂文

    最近一段时间,令人诧异的事情不断发生。前几天,报道说球星王治郅父子动手打人,据说已私下调解,没有更多下文;也是前几天,北师大教授季广茂在自己的博客上大爆粗口,原因是四川一位教授写了一篇批评他作品的长文,季广茂教授怒不可遏,宣称自己要“做回畜牲”,将对方骂做“屁眼教授”;再早一点,“艳照门一打开,让一批光彩照人的明星花容失色;再早一点,中国政法大学一位教授与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这些事件的当事人都是社会名人,或者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那么,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原因,有什么共同点吗?

    季广茂教授为自己粗口骂人做了一个解释。他说,他将学术当作自己的生命,学术生命就是他的全部。季广茂教授说,自己除了学术一无所有,而对方批评他的文章,足以毁灭他的学术生命。没有了学术生命,季广茂教授自称,是否活下去,都成了问题。因此,季广茂教授说,他动粗口骂人,是一个孤苦无助的小人物的绝望之举。等等。我觉得,季广茂教授不愧是有文化的人,他的这番赤裸裸的内心表白,让我们找到了名人丑闻的一个重要原因。

    季广茂教授把事业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似乎在实践一种理念:大丈夫建功立业当为人生要务,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因此,一旦自己的事业遭遇危机,季教授宁愿不做人,做回畜牲,也要拚死捍卫自己的事业。对此,人们首先要问,季广茂教授的事业为何如此脆弱,经不得一点批评?其次,既然当了畜牲,还要事业干吗?

    从季广茂教授身上,我们看到,问题的症结在于,季广茂教授将一个生命之外的东西,看作比生命本身更重要。换句话说,这种观念可以理解为,事业比做人重要,为了事业,可以不做人。因此,为了事业,可以欺骗,可以剽窃,可以投机钻营。于是,只要有了事业的成功,打人、骂人、乱搞男女关系都可以不在话下,都只是小节,都容易获得自己的原谅,乃至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原谅。再换一个角度,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到底应该重才华还是重人品?

    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才华与人品至少应该同样重要。但是,在金钱至上的社会,所谓才华常常是指能赚大钱的才华,因此,赚钱作为首要目标,基本上导致才华比人品重要的倾向。由此,教授在学术上的才华如果受到伤害,教授就可以成为一个没有人品的畜牲,目的就是要维护自己的才华;球星在打球上的才华,可以掩盖动手打人的人品过失;偶像们在娱乐圈的才华,也可以忽略他(她)们真实的人品;甚至包括克林顿,振兴美国经济的政治才华,也可以忽略他是否撒谎的人品。

    这就是一系列名人丑闻的共同点:他们认为自己才华出众,而且认为才华比人品重要,所以他们才会恃才傲物,为所欲为;社会上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才华比人品重要,因此,原谅名人的丑闻,某种程度上是在原谅自己,原谅未来的自己,原谅想象中的自己。这种倾向在某些明星和某些雄心勃勃的“未来成功者”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才华成为他们自我放纵的理由,才华也成为大众原谅他们的理由。

    深究起来,这些名人发生的事情,都不算什么大事。打人、骂人在社会上经常发生,拍个艳照自娱自乐也大有人在。那么,我们必须考虑一个问题:为何发生在名人身上的这些“小事”,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道理其实很简单。不论社会如何变化,人们的内心始终有一种向往美好的倾向,而各种名人,已经被大众赋予了兑现这种美好的功能。因此,用 “名人也是人”,“明星也是人”这种托辞,很难为名人的丑闻做有效的辩护。即便大众自己的内心并不纯洁,但是,大众已经将名人视为内心美好向往的寄托。如果大众在名人那里也看不到美好,只看到虚伪和欺骗,只看到和自己、和普通人一样的状况,大众将没有希望,大众将彻底绝望。于是,面对名人丑闻,大众要么凶猛地批评,以回敬名人使大众的希望落空,例如针对季广茂教授的粗口;要么拼命维护,目的是自我安慰,不让自己绝望,例如某些人针对“艳照门”的当事人。老实说,在面对名人丑闻的时候,要求大众像圣人一样宽容,同时要求名人像大众一样普通,才是最滑稽的事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名人层出不穷的丑闻?名人又该如何面对大众尖刻的眼睛?儒家有一条基本的原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任何有远大抱负的人,第一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修身”,就是自我修养。同时儒家也不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可以在一朝一夕实现,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相伴一个人的全部人生。每日三省吾身,表示了儒家将个人修养时刻放在第一位的态度。即便如此,人依然有可能犯错,但是,人们希望看到“闻过则喜”的真诚态度。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不少人只有“远大抱负”,却没有修身、齐家的心愿,以为只要实现了远大抱负,就可以代替修身、齐家。他们重事业,轻做人;重才华,轻人品。这就是持续不断名人丑闻的原因。

    我不能要求别人该如何做,但是,我至少可以自己努力做到:自己做事,以不伤害他人为第一条件;判断别人,以人品为第一条件。没有人品,再有才华也没用。事业再发达,不懂得做人也不值得尊重。

 

 

相关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