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2021-07-22 09:07:31)
标签:

中国园林博物馆

敦煌壁画

梁思成

五台山化现图

旅游

分类: 客居北京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再访中国园林博物馆,上次来还是几年前园博园开幕时。进到博物馆里,先看了两个临展。一个是《窗,园林的眼睛》,以“窗”这一中国园林中重要的元素为主题,通过馆藏的花窗、古代书画,展现古人关于窗的文人情境。此外还展出数十件当代艺术作品,让参观者在展览中领悟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展品中,几个古代及近代花窗,如《长方形冰梅纹窗棂》《长方形花卉人物故事纹窗棂》为中国园林博物馆自己的馆藏。书画作品都是来自于苏州博物馆和常熟博物馆。

另一个展览是“千年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是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通过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制和园林意境,来展现古代建筑。正如梁思成所言:“中国建筑属于中唐 以前的实物现存的大部分是砖石佛塔 ,我们对于木构的殿堂房舍知识十分贫乏 ……而敦煌壁画中却有从北魏至元数以千计,或大或小、各形各类、 各式各样的建造图 ,无异为中国建筑史填补了空白一章”。从这个角度说,敦煌壁画所保存下的建筑图案,弥补了没有中唐之前殿堂建筑实物的空白。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虽然展出的不是壁画原作,体会不到在洞窟现场观看壁画时的心理震撼,但这些采用了高保真技术的复制品,可以让观众在明亮的光线下看清细节,加上详细的讲解说明,其实有更好的观赏体验。

观无量寿经变,出自莫高窟第172窟的两幅壁画,为盛唐时期作品。北壁所绘建筑组群近处是平坐与露台,后面是三进大殿、阁等中心建筑。大殿两侧的配殿又是一殿二楼的组合。众多的殿、楼、堂共同组成跌宕起伏的天际轮廓线,庄严宏伟。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净土变建筑画,反映了唐代寺院建筑组合布局。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南壁画面以俯视的角度,绘制出一座布局对称、多进的大型寺院,而中轴线上的殿阁则又以仰视的手法,使殿更显复杂高大。画面表现了众多建筑之间檐牙相接、错落有致的节奏与韵律感,与同窟北壁净土寺院同是盛唐建筑画的杰作。

西方净土变,也是两幅,一幅是来自莫高窟第217窟,为盛唐时期的;另一幅来自榆林窟第3窟,为西夏时期,相距300年左右。

莫高窟第217窟的西方净土变壁画,是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经变画之一,被认为是初、盛唐建筑画的重要分水岭。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中轴线上有前后佛殿,前殿两侧有楼、阁、台、碑阁各一座。后佛殿建于平座上,佛殿两侧有回廊周绕,呈环抱之势,形成寺院后部的突出部分,成为“凸”字形布局。回廊产生曲折变化,增加寺院平面的深度。而穿越楼台碑阁间的多姿飞天,蜿转轻逸的流云呈现出曲线美,与建筑的梁枋柱檐方正的直线形成对比。

榆林窟第3窟是榆林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之一,位于北壁中间的《西方净土变》,是西夏时期净土变中最宏伟壮观的一幅。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中间后部正中须弥坐台上建重檐歇山顶大殿,面阔三间。殿左右接后廊,殿前庭院有两水池。池中各一座两层楼阁,前面还有一殿堂。左右各有一座方亭。在后部正殿内画了主尊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胁待菩萨,其余菩萨、天人站立在后廊之中,庭院绿地上聚集着佛的十大弟子、八大菩萨、而十诸天、四天王、八部众等。整个画面别致精巧,画风细腻,为敦煌壁画中界画的代表作。

从这两幅西方净土变中,可以看出唐宋之际建筑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唐朝建筑粗大雄伟的斗拱,在宋之后趋向纤细密集。

东方净土变,莫高窟第148窟,盛唐时期。画面上开阔的寺院空间容纳了丰富的建筑形象。庭院中部有一大型露台,前面布置着五座大小错落的小露台。中轴线上有五开间大殿,左右两侧横向展开十八间回廊,大殿及回廊前,月台宽阔,众多的佛与菩萨、侍从等漫步其间。回廊之后,更有殿宇恢宏,楼阁耸峙,飞虹当空,是当时宫殿寺观豪华建筑组群的写照。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同时还展出的还有根据这幅壁画去掉佛像人物之后的建筑白描图,更清晰地展现出所描绘的寺院建筑结构。

弥勒经变,榆林窟第25窟,中唐时期: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表现弥勒下世成佛后的经历,以及净土世界种种美妙的景象。画面中的殿、廊、台布局疏朗,庭院中花木扶疏,禽鸟漫步,七宝池中莲荷盛开,童子嬉戏于水中,露台上歌舞正酣。画师创造的西方极乐世界,正是人间美景的再现。画面表现出建筑的立体空间,是中唐时期壁画的代表作。

五台山化现图,莫高窟第61窟,五代时期。五台山的文殊信仰至唐代大盛,出现各种类似经变的五台山图。61窟的五台山图,是莫高窟同题材中规模最大的一幅作品。画面上部为菩萨、罗汉与天龙的化现景象,中部描绘五台山的山峰及大的寺院,下部表现通往五台山的道路与沿途的地理风貌,充满日常生活气息。

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正是看到这幅壁画,才“按图索骥”,寻访到图中的大佛光寺,考证出这是珍贵的唐代建筑实物。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中国园林博物馆(上):从敦煌壁画看唐宋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