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大同行(11):镇宁楼,居庸关以西保存最好的长城敌楼

标签:
左云镇宁楼马市摩天岭长城 |
分类: 晋陕内蒙 |
从月华池开车到镇宁楼,只需要20分钟,16:20抵达。从长城旅游公路下来,专门修了一条柏油路沿着河谷直抵镇宁楼山脚下。来前做功课时知道前几年山西修建了这么一条“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东起大同市天镇县,西至左云县,全长225公里。公路全程沿着明长城修建,将山西境内主要的长城景点都串联起来,极大地便利了自驾来长城旅游观光与考察。如果没有这条公路,要是到镇宁楼、月华池,都是很不容易的。
到这里来要看的镇宁楼,在百度地图上显示的名字是“镇宁空心箭楼”,突出了这座敌楼最大的特点:空心。在山西段长城,每隔百米、数百米,就能看到土筑墩台,也就是烽火台,但砖砌敌台很少,可以屯兵的“空心”敌台就更少了,保存下来的只有这一座。
镇宁楼位于南北走向的一条干涸河谷东侧,河谷两侧高山连绵,形成一个天然关口,即宁鲁(虏)口关。这条干涸的河谷在明朝时就是沟通长城内外的重要贸易通道,河谷东侧是镇宁楼,西侧也有夯土墩台据守,长城在两侧山峰上绵延攀升。
明朝隆庆五年(1571)在距此处几十里的得胜堡,明朝廷与土默特部俺答首领“隆庆议和”,在长城若干关口设立马市,开展贸易,宁虏马市便是其中之一。镇宁楼因此也被称为马市楼。
镇宁楼坐北朝南,为正方形,底边边长约14米,楼顶收分每边约12米,高约14.5米。分为台基,二层回形廊,和三层铺房三部分。
楼门为拱券顶,门额上部为长方形垂花门罩,做出仿木构门檐,刻有精细的砖雕。门额石匾刻“镇宁”二字,行楷书体,字体厚重丰腴。在这样一个远谈不上繁华的边塞之地,修建敌楼竟然还有闲心做如此繁复之装饰,足见当年建造者的匠心。
进门即一陡峭的阶梯直通二楼,二层东西各四箭窗,北有三箭窗,南有一小门居两箭窗中间,中室为砖砌拱券顶。
镇宁楼南北两侧均有小型城堡,有夯土墙体围合。马市即设于北侧城堡,镇宁楼东北有小券门通往。
由镇宁楼往东,长城一直延伸到山岭之上。这便是山西段长城保存比较完好的一段,因地名而被称作“摩天岭长城”。黄土高原上的山势在视觉上虽不险要,但其实这里的海拔超过2000米,名为“摩天岭”并不夸张。
下到谷底停车场,看到一路徒步行走的长城的队伍,都背着大背包,沿着对面山坡上长城走过来。真的很佩服这些人,相比之下,我们这样的观光是太舒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