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园,工业遗产的华丽转身

标签:
首钢首钢园冬奥会组委会秀池旅游 |
分类: 客居北京 |
首钢园,工业遗产的华丽转身
早晨还下了一点雨,上午就转晴。雨后的蓝天格外清澈,大朵白云飘荡,朋友圈又开始了一波晒云大赛。通过小程序约了下午去首钢园游览,赶上好天气,一路上都是好心情。
几年前来过首钢,印象就很深,一直惦记着再来参观。那次来参观,首钢厂区刚退出钢铁生产没多久,转型才刚刚开始。当时的印象是:
“参观了一座高炉,昔日的钢铁巨人如今已没有往日的激情燃烧,没有了钢渣飞溅,炉膛里也不再火红炽热,但它那高大粗犷的体魄仍然让人领略到工业时代的厚重。
不止这座歇火的高炉,在首钢厂区到处可以看到工业时代的印记:高大的烟囱、粗大的管道、纵横交错的铁轨。首钢搬迁后,整个厂区一片寂静,昔日繁忙的工业装置,已经锈迹斑斑,寂寥地与丛生的杂草和枯叶相伴。”
几年过去了,首钢厂区转型升级已渐成型,整体作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进行开发。2020年冬奥组委会的入驻堪称神来之笔,成为新“首钢园”转型的催化剂。如今的首钢园,已经不是当年我参观时看到的情景。
园区虽然没有炼钢时的沸腾,但也游人如织,人气很旺。依然到处可见高大的烟囱、粗大的管道、纵横交错的铁轨,但不再锈迹斑斑,都进行了精心的维护,百年老厂变身为赛博朋克风打卡地。
刚进到厂区,发现不认识了。记忆中首钢大门朝东,就顶着长安街西端。现在,长安街往西打通了,修建了一座新首钢大桥,去年建成通车,使得长安街西延长线全线贯通,跨越永定河,直抵门头沟。
大桥将首钢园分为南北两区,现在开放的是工业遗址最集中的西北区域。游客“打卡”最多主要是两个人工湖周边,一个是秀池,另一个是群明湖。
秀池紧挨着三号高炉,这个高炉是首钢的“功勋高炉”,建于1958年,直到2010年12月炼出最后一炉铁水后停止生产。现在维修改造成工业遗址博物馆,因为疫情没有开放。记得上次来参观时,进到了一个停产的高炉里面参观,好像就是这个三号高炉。
三号高炉旁边就是秀池,本来是与高炉配套的工业晾水池,被改造成一个风光迤逦的人工湖。雄伟威武的炼钢高炉、纵横交错的管道,大型工业装置的“铁骨”与湖水的“柔情”,如此完美地交织在这里。
秀池北边就是冬奥会组委会的办公场所,旁边是另一处“网红”打卡地,由压差发电站改造而成的星巴克,紧挨着八个大铁罐垂直立起,满满的工业风。
另外一处“打卡”点是群明湖。群明湖西岸,并排三座冷却塔,旁边便是“高跟鞋”造型的滑雪大跳台,这将是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地之一,跳台滑雪项目将这里进行。
在网上看到,这个滑雪大跳台的设计中融入了敦煌“飞天”的元素。跳台的曲线优美流畅,确实与飞天飘带的曲线十分契合,但一眼看上去更像是高跟鞋的造型,就像广州塔,老百姓昵称“小蛮腰”,其实更亲切。
群明湖北岸,原先的管道被改造成空中走廊,也被称为高线公园。大型重工业工厂,都是管线密布,纵横交错,开发为空中走廊,还真是奇思妙想。首钢园的空中走廊建成后,据说全长可达10公里。在半空中穿行于工业遗址,领略赛博朋克风,想必是很奇妙的体验。
在秀池与群明湖之间,炼钢高炉正在进行维护改造,又将是新的遗址景点。为冬奥会配套的首钢冰球馆已经建成,还有别的配套场地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