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2020-01-29 10:03:28)
标签:

徐水

刘伶醉

酒海

旅游

河北

杂谈

分类: 津冀鲁豫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再去徐水县城,看刘伶醉古烧锅遗址,原来期望不高的一处“国保”,看下来却发现很有看头。

国内很多酒企都号称“古窖池”,有几百、上千年历史,但真正被文物部门“认证”的却很少,刘伶醉古烧锅遗址应该算是不多的几个被列为文保的古窖池之一。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古窖池位于酒厂第一制酒车间,由16个发酵池和一口青砖古井组成,发酵池共分2排,每排8个,呈长方形,青砖垒砌。这是在1998年对第一车间进行改造工程中发现的,经文物部门考古发掘,出土了金元至明清时期的古井、房基、窖穴、鸡腿瓶、酒海等文物。专家鉴定,位于车间内的古发酵池始建于宋金时期公元12世纪,已连续使用800多年,为我国最早的白酒酿造文化遗存之一。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处仍然在使用的文物。我们到的时候,16个古发酵池都被高粱、大麦、小麦等堆得满满的,没有看到古窖池里面。

除了这座车间,我们还参观旁边同样也在生产的一个酿酒车间,也有几十年历史了。超百米长的大厂房里,三排几十座发酵池都堆满了原料,工人们正在将发酵后的酿酒原料倒入大蒸锅里进行蒸馏,热气腾腾,酒香扑面。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据介绍,“刘伶醉”的酿造原料包括高粱、大麦、小麦、大米、小米、糯米、玉米、豌豆、绿豆等9种粮食,也称“9粮”。取名“刘伶醉”,自然是借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醉酒三年方醒的传说。刘伶本是沛国(今安徽宿县)人,但晚年住在徐水,死后也葬于徐水。

除了古遗址,刘伶醉酒厂还有一个“宝贝”:地下酒窖的木制酒海和荆编酒海。参观过不少地下酒窖,葡萄酒、白酒都有,葡萄酒用橡木桶作容器,白酒都是用大陶缸。在这里第一次看到用木制的“大柜子”和荆条编制的“大罐子”作为白酒的窖藏容器,很是新鲜。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这些木制酒海和荆编酒海本身也都是文物,基本上都是明清时期制作,有几个木制酒海甚至是明朝的,所储藏的酒也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老酒,最老的甚至是解放前的。这么“老”的酒,都是用作调味的基酒了,十分珍贵。

与贮藏葡萄酒的橡木桶不一样,这里的木制酒海外形是方形,看起来像是一个个“大柜子”。外层是木板,内层则是用桑皮纸,加植物油、蜂蜡、蛋清等制作,一则能防止渗漏,另外还能起到非常好的养酒作用。

荆编酒海的外层是用当地常见的荆条编织,内层也是用桑皮纸,加植物油、蜂蜡、蛋清制作。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徐水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与木制酒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