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金楼,岭南建筑精华
标签:
顺德碧江金楼北滘旅游杂谈 |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
碧江金楼,岭南建筑精华
中午12点出发,乘地铁到南站。订了13:40到碧江站的城铁,准备去看碧江金楼,在网上查了几种交通方案,发现最便捷的就是乘坐城铁到碧江,然后步行1公里就可以。但从广州南站到碧江站,每天仅13:40这一趟车。车票只要10块钱,行车仅5分钟,13:40发车,13:45就到了。这是我坐过的最短的火车了,很有趣的体验。
碧江金楼位于北滘碧江,是一组明清古建筑群,为晚清籍贯碧江的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苏文丕的宅第。在古代管制中,职方司设于兵部,掌管疆域图籍。
整个建筑群包括职方第、金楼、亦渔遗塾、慕堂祠等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私塾、园林于一身,同时还保留有干打垒、蚝壳墙、镬耳山墻等鲜明的岭南建筑元素。
其中最有特点的便是金楼,原名赋鹤楼,是“职方第”的藏书楼,以金碧辉煌的木雕装饰闻名海内外。
木雕在古代宅院中本不罕见,但这座两层小楼,不论是屏门、檐板,还是厅壁、藻井,全用木雕装饰,有浮雕、镂雕、圆雕,有花鸟鱼虫,有戏文故事,类型多样,题材丰富,技法精湛。更关键的是,所有木雕均以真金髹漆,楼上楼下一片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如此金灿灿的装饰风格,“金楼”之称名副其实。

在金楼的一层,看到金灿灿的门窗木雕装饰,以及屋子里那张满雕的跋步床(千工床),已经惊叹不已。到了二层,更是被惊呆了。这里是金楼的客厅,是主要用来交友会友进行雅集的地方。整个厅堂无处不雕,无不贴金,满眼都是金晃晃的,完全超出了我对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想象。
金楼隔壁是一个被称为“泥楼”的住宅,是早年出国留学的屋主改建的,使用拱券、柱式等西方建筑方式。
亦渔遗塾是苏家的私塾,现在修复后做了复原陈列。
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是职方第,原为五进,现存四进两院一过亭。职方第的建筑格局是与传统岭南大宅格局差不多,但也有独特之处:
一是大门内首先是一座既是门又是牌坊的建筑,而牌坊的背面与后一进大厅的前檐结合在一起,设计成一个过亭。而在一般类似的宅第建筑中,这个位置应该是一个天井。
二是作为房主居室的“大座”,不是普通的四合院,而是一座高三层的碉楼式建筑。这也是结合了岭南建筑的特色。
大宅当然应该有园林,职方第也有园林,现在看到的园子应该是后来修复的。
在下了城铁,步行到碧江金楼的路上,路过街口的一座祠堂式建筑,很好奇进去看了看。没想到,还是一处文物。这里原是赵氏祠堂“振响楼”,抗战时著名的广雅中学曾暂迁至这里办学,郭沫若、茅盾等都曾在这里发表演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