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2019-06-02 10:29:25)
标签:

澳门

大三巴

圣保罗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走到大三巴巷,游人更多更挤,用摩肩接踵来形容是好不夸张。街两边都是手信店,那么多人,不知道怎么还能有心情停下来购物。

终于来到大三巴,远远就看到耸立在高高台阶之上的那座“大牌坊”。“牌坊”前是一个广场,名为耶稣会纪念广场。广场是由一组宽大的梯级,及邻近四通八达的斜坡街道构成,核心便是大三巴牌坊。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被称作“牌坊”,但其实这并非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牌坊,而是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遗址。因为整个教堂只剩下这么一面墙壁,看起来很像是中国建筑中的牌坊,所以有了这么一个称呼。而这也正体现了澳门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中西方文化在这里如此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一座纯粹的西式建筑遗址被老百姓毫无违和感地起了个中国名字。

圣保禄教堂始建于1562年,葡语“圣保禄”发音接近粤语中的“三巴”,所以被称为“大三巴教堂”。按照现在的规范翻译,应该是圣保罗教堂。

后来,圣保禄教堂先后经历3次大火,屡焚屡建,直至18351026日,再次遭遇火灾,烧得只剩下教堂正门前壁。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澳门现存天主教教堂众多,但从圣保禄教堂残存的前壁来看,没有一座教堂的规模能比得上圣保禄教堂。

圣保禄教堂为巴洛克风格, 遗存的“大三巴牌坊”高约27米,宽23.5米,也是经典的三段式结构,因为最上一层又可细分为三层,所以也可以说上下共有五层。

“三段式”的最上一层是一个三角金字塔形,顶端竖有“十”字架,其下嵌有象征圣灵的铜鸽,之下为一圣婴雕像,再往下是童贞圣母像;中间一层立有四名圣徒的雕像;最下边一层为教堂入口,开有三个门,正门的楣额上用葡文刻着“MATERDEL”,意即“天主圣母”,两侧的门上刻“IHS”,是“耶稣,人类救主”的意思,也是耶稣会的标志。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大三巴牌坊上刻着各种雕像,题材还很多样,壁上的雕刻有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既有天主教的圣人雕像,也有中国文化中的狮子图案,在天主教堂中,是不多见的。东西方文化交汇,别具特色。另外有几个天主教题材的浮雕还配了汉文解说:“鬼是诱人为恶”、“念死者无为罪”、“圣母踏龙头”等,这也是很少见的。

除了品种多样的雕塑,大三巴牌坊上的多种样式的石柱也很突出。10跟石柱从底层贯通到上边的第三层,但仔细观察,贯通三层的高大石柱,柱式并不一样。底层教堂入口的石柱为爱奥尼柱式,上边两层贯通的石柱为科林斯柱式。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圣保禄教堂是天主教在澳门创办的圣保禄学院(圣保罗学院)附属教堂。澳门是天主教在远东传教的门户,1571年,耶稣会传教士在澳门创办圣保禄公学。1594年,升格为圣保禄学院,成为远东最早的西式大学。耶稣会规定凡入华传敎的耶稣会士,一律要先在澳门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文化,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都曾在这里学习。

绕到大三巴牌坊的背面,能看到用巨大的钢铁支架撑着墙面。毕竟是两三百年历史的古迹了,不撑着肯定有坍塌的危险。

前些年考古发掘,发现了圣保禄教堂的地下墓室遗址。墓室位于教堂主祭坛的下方,存放的是当年教士、信众的遗骸,其中主祭坛正下方存放的可能是圣保禄学院创始人范礼安神父的遗骸。

地下还辟有一个小型展览馆,陈列了很多宗教文物,圣像、祭祀用品等。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10):大三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