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2018-11-06 15:11:54)
标签:

五台山

普济和尚

南山寺

极乐寺

旅游

分类: 晋陕内蒙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因为担心不好停车,没有开车,而是乘公交到龙泉寺,参观完了想去南山寺,没有车可去。灵机一动,问路边卖东西的,愿不愿意开车送我们去南山寺。他果然愿意,40元将我们送到南山寺半山腰,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一下子到山上,更节省了体力。

南山寺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规模之大在五台山众多寺庙中首屈一指。南山寺整个建筑群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上三层叫做佑国寺,中间一层称作善德堂。南山寺始创于梁,重建于元代,时称“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募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今天的规模。

因为我们的参观是从半山腰开始的,从位于中间的善德堂上到佑国寺,再往下走,到极乐寺,由极乐寺石牌坊前的石阶下山。但游记还是从寺庙的山门开始吧。

从山道盘桓而上,葱葱茏茏的林木之间,隐隐约约看见一面影壁掩映在林间。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山道尽头的砖墙上嵌“南山寺”三字,旁边立匾书“尧天舜日”,与“南山寺”砖壁成直角的砖壁中央嵌一个大大的“佛”字,对面一座三拱门,中间门上嵌砖雕“大乘门”。

跨入大乘门,右边是影壁,左边是砖砌拱形门。影壁外部嵌“大方光明”,内侧左右各有一联,分别是:风化神中梦,迷路天作合;了道心圆地,真光上明天。中间是署名愚居士题刻:“当初以来,混元一气。天地回覆,日月光明。分形变化,大道虚空。万赖圣人,性中觉灵。迷悟解决,善德无穷。悬机高钓,老主无生。”

影壁对面的砖砌拱形门,门的额上前后均嵌一块砖制牌匾。正面为:“化日光天”,背面为“万象维新。”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拱门之后是宽阔的108石阶,直抵尽头的石牌楼。这是一座高大的汉白玉牌坊。牌坊有三门,上方形成三个楼檐,中高旁低,每个楼檐的椽、飞、瓦、脊俱全。中间拱门上方刻有横额:“信天由命”,两边石柱分别刻对联:“山色远,海月空,圆顿分明同上帝;青天望,水镜中,悬真法正性光灵”,“万圣今朝清真地,五岳光中自在天”,横题分别为:“苍松无毁智转云中飞腾万里山水平”,“万缘之分以德为名,未必成加;事应虚心劳动苦尽,非理判清”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背面三门上方分别刻横额:“月色天空”、“大理方明”、“不灵有神”,门柱刻对联:“善真无德,完成礼乐修大道;明哲则贤,振动朝元独一天”,“道德灵圆居仙镜,心波性祝乐天明”,横题:“生死因果修先定,善恶同须今日好;后天不老落成真,他贤我愚未来明”。牌坊上刻有建造时间:“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十五日,西历一千九百三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石坊前有雕刻精细的石拱桥,石坊后是一座大钟楼兼作山门,下面是方台石券门洞,门洞两侧刻着精美的石雕和对联,上刻横额:“三摩地”。方台上方是两层高大的木楼。

穿过山门,是一座小院,内有千佛殿、十方堂,两座殿宇与平时所见的佛殿造型不同,千佛殿为砖石结构,没有飞檐翘角大屋檐,中间石券门洞上石匾“为善修德”四字,为阎锡山1935年所题;十方堂更是特别,为窑洞式建筑,让人感受到五台山佛寺建筑的丰富与多样。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往里是天王殿,上悬横匾:“性空门”,门前两座石狮。过了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院,这是南山寺的主院,大雄宝殿位于正东,面宽3间,单檐硬山顶。大雄宝殿对面又是一座窑洞式两层建筑,现在是寺院的客堂。

院子中央是一座覆钵式白塔,是该寺僧人曹魁祖墓塔,有说元代的,也有说清代的。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大雄宝殿之上的祖堂院,有罗汉殿、接引佛殿、光中天楼和普济禅师的衣钵法塔。普济和尚的墓塔在几公里外的龙泉寺,这是一座衣钵法塔,存放普济和尚生前用过的衣服、食钵等,1913年建,覆钵式汉白玉石塔,塔前立小石碑一通,上书“衣钵法塔”,对面砖壁嵌石碑,上刻慈禧太后赐给普济和尚的“真如自在”四个大字。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真如自在”是慈禧太后赠给南山寺住持普济和尚的题词,以此褒奖他兴建南山寺的功德。

普济和尚,俗名李得胜,同治年间从军,升六品蓝翎守备。后来到五台山遁入空门,广度徒弟,普结善士,功德卓著,声名远播。慈禧太后特地召他入京,赐给他这块“真如自在”匾额。

光中天楼,也是上房下洞的窑洞式二层建筑,门额刻“光中天”三字,题刻人为姜福忱,东北人,是民国初年重新南山寺的重要发起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再访五台(7):南山寺(上)——极乐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