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英伦(15):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标签:
伦敦西敏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旅游大本钟 |
分类: 欧洲游记 |
再访英伦(15):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早年的翻译中译作西敏寺,倒是一个很妥帖的译名。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全称为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Westminser,译作中文就是“威斯敏斯特圣彼得牧师团教堂”。教堂既不设主教也不隶属于任何一个教区,而是王室专有教堂。不过,虽贵为王室专有教堂,但王室和英国政府并不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财政拨款,日常运作的费用主要来源于自筹资金、捐赠和门票收入。所以参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要买门票的。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英国是有着崇高地位的教堂,是历代国王的加冕之地。自1066年“征服者威廉”成为第一个在西敏寺加冕的英格兰国王,直到现在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共有39位英国君主在这里加冕即位。
威斯敏斯特教堂自960年始建,1045-1065年重建,1245-1517年再次重建。在第二次重建过程的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直到亨利七世在1503年至1519年建造了亨利七世礼拜堂,教堂才终于成型。1722年至1745年又增建了教堂西门那两座高大的塔楼。
由于历代增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融合了诺曼、哥特、文艺复兴等各时代的元素,但整体风格依旧以哥特式为主,是英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里还有许多小礼拜堂,最著名的便是亨利七世礼拜堂。礼拜堂屋顶的拱券雕饰密布,精雕细琢,拱顶悬垂下许多漏斗形花饰,精美至极。礼拜堂大幅的彩色玻璃窗,令人目眩神迷。这座礼拜堂被认为是英国中世纪建筑最杰出的代表作品。
在这些小礼堂里,安葬着近20位英国国王及其他王室成员。直到1820年去世的乔治三世开始,英国国王才改葬在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和皇家墓地。
除了王室成员,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还安葬着英国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在教堂的北廊里,就有很多科学家、艺术家的墓葬和纪念碑、雕塑。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顿,牛顿的墓葬上方是牛顿的雕塑,牛顿倚坐在厚厚的一摞书上,雕像上方是一个地球仪,纪念他在科学上的功绩。达尔文等许多科学家也葬于此。
教堂中央往南的甬道上有个著名的“诗人角”,安葬了许多文学家,14世纪的“诗圣”乔叟、狄更斯、哈代等都长眠于此。
这么多王室成员、各领域杰出人物都长眠在这里,就相当于英国的国家公墓吧。由于安葬的人数众多,很多墓葬不得不将棺停竖起来埋放在地下,在地面只嵌着一块刻着字的墓碑。
而在教堂地面上镶嵌的最显眼的墓碑,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战士而立的无名战士墓碑。
太震撼了!这哪里是一座教堂,简直就是一部英国王室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一部英国史。
教堂南侧有个方形庭院,这里可以拍照了。这个庭院建于13世纪,是英国最古老的庭院之一了。庭院周围有开敞拱廊,拱廊的墙壁和地面上,也有很多雕像、墓碑。
离开教堂,仔细欣赏教堂的西立面,也是教堂的正门。两座全石结构的方形塔楼,高耸入云。拱门上方,一排雕像整齐站立。与其他教堂都是圣经人物或是古代圣徒不同,这里立的是20世纪十大基督教殉教者雕像,既有新教,也有天主教、东正教,包括著名的马丁.路德.金。
还有一位中国人,名叫王志明,他是云南的一位苗族牧师,被立为洒普山总堂的牧师。1956年还曾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后来当了州政协委员,但在文革期间被枪决,文革结束后平反。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北面,紧挨着也是一座教堂,名为圣玛格丽特教堂St Margaret's Church。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体量小多了,但很精致,通体白色,是忏悔者爱德华于11世纪所建,15世纪以来重新整修过多次,最显著的是耸立于教堂一侧的方形高塔,塔身中部为日晷太阳钟,十分特别。这座教堂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