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英伦(7):白厅、唐宁街与二战雕塑

标签:
白厅唐宁街10号唐宁街蒙哥马利旅游 |
分类: 欧洲游记 |
再访英伦(7):白厅、唐宁街与二战雕塑
早餐后还是7:30出发,今天是走白厅街,到国会广场。
白厅街不长,不到1公里,街道两边都是英国政府机关,包括赫赫有名的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因为是英国政府中枢的所在地,白厅也成了英国政府的代名词。白厅街得名于1698年焚毁的白厅宫,当时的一场大火将庞大的宫殿烧毁,只留下一栋建筑,至今仍在白厅街上。克伦威尔处死查理一世,断头台就设在这座楼前。
唐宁街的街口装了大铁门,铁门前站着两个警察,门里面还有两个端着冲锋枪的警察,看得见的警卫好像就这几位了。这几位警察对于围在铁门前拍照的游客也不管不问,听说以前没有装铁门,唐宁街是可以随意穿行的,后来反恐形势严峻才戒备森严的。
除了首相官邸,国防部、外交部、伦敦警察总部苏格兰场等,也都在白厅街。
在不长的白厅街上,街道中间有好几座雕像和纪念碑。两座纪念碑分别是和平纪念碑和二战妇女纪念碑。
和平纪念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修建的,是英国重要的战争纪念碑。每一年的荣军纪念星期日,都会在这里举行庄严的纪念仪式。纪念碑两侧分别悬挂着三面旗帜,都是代表英国的。一面是英国国旗、皇家空军军旗(RAF Ensign)、英国商船旗帜(Red Ensign),另一面则是英国国旗、皇家海军军旗(WhiteEnsign)、皇家海军后备部队、辅助舰只及相关海事部门使用的旗帜(Blue Ensign)。纪念碑侧面刻着: Glorious Dead(死的光荣)。
二战妇女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Women of World War II)是一座褐色大理石纪念碑,雕塑很别致,石碑上并没有雕刻具体的人像,而是刻着17套不同工种的制服,象征着二战期间妇女在前后方承担的工作。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那些在“如此多舛境遇中仍能从容应对”的英国妇女们而建,2005年落成时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亲自揭幕。
两尊骑马铜像,一位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堂哥、查尔斯亲王,,他是第二代的剑桥公爵,曾担任了39年的陆军总司令。另一位是一战时的英国陆军元帅道格拉斯·黑格(Douglas Haig),在一战中指挥过马恩河、索姆河等战役,以简单粗暴的直接冲锋战术著称,由于漠视士兵生命而获得了“屠夫”的绰号。
街边有三尊军人雕像,都是二战时期的英军将领:阿兰·布鲁克、蒙哥马利、斯利姆。他们三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最卓越的将领,先后晋升陆军元帅,都在战后获封为子爵,因而三座雕塑的基座上在他们的姓名前都冠以“The Viscount”。
阿兰·布鲁克(Alan Francis Brooke),二战时期的英军总参谋长;蒙哥马利因北非战役击败隆美尔一战成名,后协助艾森豪威尔指挥诺曼底登陆;斯利姆(William Joseph Slim),指挥第14集团军取得若开邦战役、英帕尔-科希马战役的胜利。
这三位陆军元帅雕像的身后便是英国国防部大楼。